大忠祠三首陸丞相

· 張詡
卞彪磔舌真應見,南海奔波意卻深。 死節保孤程杵任,青天白日陸張心。 瓣香祝處舟從覆,大運窮時力不任。 二百年來還俎豆,海山猿鳥謾哀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卞彪磔舌:卞彪被割舌,形容極耑的痛苦或殘酷。
  • (zhé):古代的一種酷刑,即車裂。
  • 奔波:忙碌地往來奔走。
  • 死節:爲保持節操而死。
  • 保孤:保護孤兒。
  • 程杵:程嬰和杵臼,春鞦時期晉國忠臣,因保護晉景公的孤兒而死。
  • 瓣香:香的一種,這裡指祭祀時所用的香。
  • 大運:天命,命運。
  • 俎豆:古代祭祀時盛食物的器具,這裡指祭祀。
  • :徒然,空自。

繙譯

卞彪被割舌的慘狀真應該被看見,他在南海忙碌奔波,心中有著深深的意圖。 爲了保持節操而死,保護孤兒的責任如同程嬰和杵臼,陸張二人的心如同青天白日般明朗。 在祭祀時香火繚繞,船衹卻傾覆了,命運走到盡頭時,力量已無法支撐。 二百年後,他們仍然受到祭祀,海山間的猿鳥空自哀鳴。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陸丞相忠誠與犧牲精神的贊頌。通過“卞彪磔舌”和“奔波”等詞語,描繪了陸丞相在睏境中的堅定與不易。詩中“死節保孤”與“青天白日”對比,突出了陸丞相的高尚品質。結尾的“二百年來還俎豆”和“海山猿鳥謾哀吟”則抒發了對陸丞相長久以來的敬仰與哀思。

張詡

明廣東南海人,字廷實,號東所。師事陳獻章。成化二十年進士。授戶部主事,丁憂後,隱居不仕,累薦不起。正德中召爲南京通政司參議,謁孝陵而歸。其學以自然爲宗,求“忘己”、“無慾”,即心觀妙,以揆聖人之用。有《白沙遺言纂要》、《南海雜詠》、《東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