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書懷

· 許繼
高空生夕涼,秋意入河漢。 馳雲若奔駟,明月隱復見。 天機感衆物,夜色掞深院。 鳴葉響蕭颼,吟蟲發清怨。 追思童稚日,膏火事黃卷。 撫跡今已非,慮深志亦倦。 頹波惜遷運,往節閱驚電。 浩浩古人心,庶於靜中見。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河漢:銀河。
  • 馳雲:快速移動的雲。
  • (sì):古代指四匹馬拉的車,這裏比喻雲的快速移動。
  • (shàn):照亮。
  • 蕭颼(sōu):風吹樹葉的聲音。
  • 膏火:油燈,比喻勤奮學習。
  • 黃卷:古代書籍,因用黃蘗染紙以防蟲蛀,故稱黃卷。
  • 撫跡:回顧往事。
  • 頹波:向下流的水,比喻衰敗的趨勢。
  • 遷運:變遷的命運。
  • 往節:過去的時光。
  • 驚電:比喻時間流逝之快。

翻譯

秋夜的涼意從高空降臨,秋天的氣息滲入銀河之中。 雲朵如奔騰的馬車般快速移動,明亮的月亮時隱時現。 天空的機巧感動了萬物,夜色照亮了深邃的庭院。 風吹過樹葉發出沙沙聲,蟲鳴中透露出清冷的哀怨。 回憶起童年時光,油燈下苦讀黃卷。 回顧現在的一切已非昔日,深感疲憊與倦怠。 惋惜着衰敗的趨勢與變遷的命運,過去的時光如電光般迅速流逝。 浩瀚的古人之心,或許能在寧靜中得以顯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變化來反映內心的情感波動。詩中,「高空生夕涼,秋意入河漢」開篇即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略帶憂鬱的氛圍。隨着雲月的變幻,以及夜色中樹葉和蟲鳴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疲憊感。最後,通過對古人之心的嚮往,詩人尋求在靜謐中尋找心靈的慰藉。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深刻感悟。

許繼

明浙江寧海人,字士修。刻意經學,尤善古詩,有魏晉風韻。安貧守道,自號觀樂生。洪武中,以薦授台州訓導。 ► 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