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飛空:在空中飛翔。
- 飛雲頂:此處指高聳入雲的山峯。
- 鐵橋:此處可能指山中的險峻橋樑,也可能象徵難以逾越的障礙。
- 無路還:沒有回去的路。
- 公還不還:指詩人自己是否回去。
- 心亦死:心已絕望。
- 無山:沒有更高的山峯。
- 意未闌:意猶未盡,心意未了。
翻譯
在空中飛翔直上雲端之巔,踏過鐵橋卻發現無路可回。 我是否回去,心已絕望,即使沒有更高的山峯,我的心意仍未了結。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湛若水在攀登高山時的內心體驗。詩中「飛空直上飛雲頂」展現了詩人對高遠境界的嚮往和追求,而「踏斷鐵橋無路還」則反映了在追求過程中遇到的困境和挑戰。後兩句「公還不還心亦死,縱上無山意未闌」深刻表達了詩人在面對絕境時的絕望與不甘,即使到達了頂峯,內心的追求和渴望仍未得到滿足。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追求的執着與堅韌。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爲棟塘大人題 》 —— [ 明 ] 湛若水
- 《 於劉子所見白鹿山人蔡君詩戲作 》 —— [ 明 ] 湛若水
- 《 過永淳縣除夕夜宿道莊與潘黃門對酌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送樑職方入西樵 》 —— [ 明 ] 湛若水
- 《 小詩代啓通謝南北祝壽諸賢 》 —— [ 明 ] 湛若水
- 《 初九日以神告卜得青霞洞 》 —— [ 明 ] 湛若水
- 《 舟至西南將還甘泉先如西樵以觀雲谷 》 —— [ 明 ] 湛若水
- 《 馬上望羅浮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