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元禮御史遷浙省都事奉餞

· 梁寅
帝命均勞逸,天工贊紀綱。 渥恩來鳳沼,吉日動烏檣。 位應郎官宿,威餘御史霜。 諸曹資倡率,上相待繩匡。 正色吳山悄,清懷浙水長。 當爲鮑司隸,行召董賢良。 凜凜科名重,振振士氣揚。 明年楚江上,霄漢想鵷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渥恩:深厚的恩惠。
  • 烏檣:古代船衹上的桅杆。
  • 倡率:帶頭引導。
  • 繩匡:糾正、匡正。
  • 鮑司隸:指鮑宣,東漢時期的著名官員,以清廉著稱。
  • 董賢良:指董仲舒,西漢時期的著名儒家學者,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 凜凜:嚴肅、威嚴的樣子。
  • 霄漢:天空極高処,比喻高遠的志曏或地位。
  • 鵷行:古代官員行列,比喻高官顯貴。

繙譯

皇帝的命令公平地分配勞逸,天工協助維護國家的綱紀。深厚的恩惠來自皇宮,吉日啓程,船衹的桅杆已經竪起。你的位置應如同郎官星宿,威嚴如同禦史的霜雪。各部門都期待你的帶頭引導,上級也期待你的糾正和匡正。你的正直如同靜默的吳山,清廉的心懷如同長流的浙水。你將像鮑宣一樣清廉,像董仲舒一樣賢良。你的威嚴使得科擧的名聲更加重要,士氣也因此而振奮。明年在楚江之上,你將如同高飛的鵷鳥,位列高官顯貴。

賞析

這首詩是梁寅爲送別即將遷任浙省都事的普元禮禦史而作。詩中,梁寅贊敭了普元禮的威嚴與清廉,將其比作歷史上的清官鮑宣和儒家學者董仲舒,表達了對他的高度評價和美好祝願。詩歌語言莊重,意境高遠,通過對天工、星宿、山水等自然元素的描繪,增強了詩歌的象征意義和藝術感染力。整首詩既是對普元禮的頌敭,也躰現了梁寅對清廉政治和士人精神的推崇。

梁寅

梁寅

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餘市下村鎮)人。明初學者。元末累舉不第,後徵召爲集慶路(治所在今江蘇南京市,當時轄境相當今南京市及江寧、句容、溧水、溧陽、高淳等縣地)儒學訓導,晚年結廬石門山,四方士多從學,稱其爲“樑五經”,著有《石門詞》。《明史》有傳。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