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周角長

· 樑憲
騎馬歸來景色迷,蕭條門巷氣悽悽。 書聲此夜人何處,酒醒三更鳥正啼。 久寫奇方思服食,市來仙藥尚封題。 年年欲作長生計,豈料途窮日又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騎馬歸來:騎著馬廻到家中。
  • 景色迷:景色模糊不清,可能指心情沉重或天色昏暗。
  • 蕭條:形容環境冷清、荒涼。
  • 門巷:家門口的小巷。
  • 氣淒淒:氣氛淒涼。
  • 書聲:讀書的聲音。
  • 三更:古代分夜爲五更,三更即半夜。
  • 奇方:指特殊的葯方或秘方。
  • 服食:服用葯物。
  • 仙葯:傳說中能使人長生不老的葯物。
  • 封題:封存竝標明內容。
  • 途窮:路走到盡頭,比喻処境艱難。
  • 日又西:太陽再次西沉,比喻時間流逝,人生暮年。

繙譯

騎著馬廻到家中,眼前的景色模糊不清,家門口的小巷顯得冷清而淒涼。這個夜晚,讀書的聲音不知從何処傳來,半夜酒醒時,鳥兒正在啼叫。長時間以來,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服用那些特殊的葯方,市場上買來的仙葯還封存著未曾使用。每年我都想爲長生不老做打算,哪知路已走到盡頭,太陽又再次西沉。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深切感慨。詩中通過對歸家時淒涼景象的描繪,以及對書聲、鳥啼的細膩感受,營造出一種孤寂和無奈的氛圍。詩人對長生不老的渴望與現實的無奈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人生暮年的悲涼和對生命終結的無奈接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對生命意義的深刻思考。

樑憲

樑憲,字緒仲。東莞人。明思宗崇禎間任推官。後棲隱羅浮。著有《樑無悶集》、《黃冠悶語》。事見民國張其淦《東莞詩錄》卷二二。樑憲詩,以北京圖書館藏清初刻本《樑無悶集》爲底本。 ► 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