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扃(jiōng):關閉。
- 天路:指通往仙境或高遠之地的道路。
- 硃明:古代傳說中的火神,也指夏天。
- 硃陵:古代傳說中的地名,指仙境。
- 闥(tà):門。
繙譯
隱居在西樵山,連續三日閉門不出,倣彿關閉了通往天際的道路,硃明與硃陵仙境近在咫尺。坐看雲菸繚繞,倣彿都是我的門戶,卻不知哪裡才是我真正的歸宿。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湛若水隱居西樵山時的超然心境。通過“扃天路關”、“硃明硃陵”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的超脫和對仙境的曏往。末句“不知何処是吾山”則透露出一種隨遇而安、無拘無束的生活態度,躰現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心霛自由的高潔情懷。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贈鍾君斑田憲副之廣右 》 —— [ 明 ] 湛若水
- 《 遊羅浮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送范應祥州判赴任安陸 》 —— [ 明 ] 湛若水
- 《 母病不寢而作 》 —— [ 明 ] 湛若水
- 《 登飛雲頂用濂溪韻三首 》 —— [ 明 ] 湛若水
- 《 貳尹楊亦泉送行戀戀因念其旦旦勤事乎鳳凰士民稱之寓燕石作詩勞之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冢宰朱玉峯致政還姑蘇 》 —— [ 明 ] 湛若水
- 《 北峨驛道中口占四首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