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同遊李氏園

· 溫純
亭子高連睥睨齊,相逢倒屣共君躋。 尊開北海憑溪轉,坐對西山返照低。 金闕曉開雲外擁,玉樓煙嫋雨中迷。 清時休沐堪乘興,刻燭新詩子夜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睥睨(pì nì):古代城牆上的矮牆,也指斜視,有傲慢之意。
  • 倒屣(dǎo xǐ):形容急忙迎客的樣子,典出《三國志·魏志·王粲傳》,王粲因急於迎接客人而倒穿了鞋。
  • (jī):登,上升。
  • :古代盛酒的器具。
  • 北海:指北方的海,這裏可能指園中的一個景點或象徵性的名稱。
  • 金闕:指皇宮,也泛指宮殿。
  • 玉樓:指華美的樓閣。
  • 休沐:指官員休假。
  • 刻燭:古代一種計時方式,將蠟燭刻上標記,根據燃燒到標記的時間來計時。
  • 子夜:半夜,指夜晚的中間時刻。

翻譯

亭子高聳,與城牆上的矮牆齊平,我們相遇時急忙迎客,一同登上亭子。 在北海邊上設宴,隨着溪流轉動酒杯,坐看西山的夕陽低垂。 皇宮在拂曉時分開,雲外顯得格外宏偉,華美的樓閣在煙雨中若隱若現,令人着迷。 在這太平盛世,休假時可以盡情乘興,用刻燭的方式計時,我們在子夜時分題寫新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日與友人在李氏園中的遊玩情景,通過高聳的亭子、急忙迎客的場景、北海邊的宴飲、西山的夕陽等意象,展現了園中的美景和與友人的歡聚時光。詩中「金闕曉開雲外擁,玉樓煙嫋雨中迷」一句,以宏偉的皇宮和華美的樓閣爲背景,增添了詩的壯麗感和神祕感。結尾提到「清時休沐」和「刻燭新詩」,表達了在太平盛世中享受休閒時光、與友人共賞美景、共賦新詩的愉悅心情。

溫純

明陝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號一齋。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壽光知縣,徵遷戶科給事中。累遷至左都御史。時礦稅使四出,所至作惡多端。純屢疏陳,不報。曾倡諸大臣伏闕泣請罷礦稅。後以與首輔沈一貫不合,力請致仕。卒諡恭毅。有《溫恭毅公集》。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