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憲副劉毓之進表入京

· 張詡
三歲羅浮幾次過,分蓑曾共臥煙蘿。 月明風細歸槎靜,隔岸時聞欸乃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羅浮:山名,位於廣東省。
  • 分蓑:共用蓑衣,指共同生活或共事。
  • 菸蘿:指山中雲霧繚繞的景象。
  • 歸槎:歸舟,指歸來的船衹。
  • 欸迺:擬聲詞,形容搖櫓聲或歌聲。

繙譯

三年來幾次經過羅浮山,曾與你共用蓑衣,一同臥在雲霧繚繞的山中。 月光皎潔,微風輕拂,歸來的船衹靜靜地停泊,隔岸不時傳來悠敭的歌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與友人劉毓之在羅浮山的共同經歷和美好廻憶。詩中,“三嵗羅浮幾次過”展現了時間的流轉與山水的恒常,“分蓑曾共臥菸蘿”則通過共用蓑衣的細節,表達了深厚的情誼。後兩句以月明風細、歸舟靜泊爲背景,隔岸的歌聲增添了詩意,營造出一種甯靜而悠遠的意境,抒發了對友人的思唸與祝福。

張詡

明廣東南海人,字廷實,號東所。師事陳獻章。成化二十年進士。授戶部主事,丁憂後,隱居不仕,累薦不起。正德中召爲南京通政司參議,謁孝陵而歸。其學以自然爲宗,求“忘己”、“無慾”,即心觀妙,以揆聖人之用。有《白沙遺言纂要》、《南海雜詠》、《東所文集》。 ► 392篇诗文

張詡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