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古事三首

喬松生峻嶽,修幹概青宮。 被蒙棟樑會,斧鋸運成風。 翻跡浮江漢,辟易上方供。 斫以公輸子,丹漆百千重。 美材施壯麗,通天守高崇。 白茅亦何須,傾根俟卑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喬松:高大的松樹。
  • 峻嶽:高大的山嶽。
  • 脩乾:直挺的樹乾。
  • 青宮:古代對皇宮的美稱。
  • 被矇:被選中。
  • 棟梁:比喻擔負國家重任的人。
  • 斧鋸:斧頭和鋸子,這裡指伐木工具。
  • 運成風:形容動作迅速。
  • 繙跡:改變軌跡。
  • 浮江漢:漂浮在江河之中。
  • 辟易:改變位置。
  • 上方供:供奉給皇帝。
  • :砍削。
  • 公輸子:古代著名的木匠。
  • 丹漆:紅色的漆。
  • 美材:優質的木材。
  • 通天:極高的建築。
  • 守高崇:保持高聳。
  • 白茅:普通的茅草。
  • 傾根:徹底挖掘。
  • 卑宮:簡陋的宮殿。

繙譯

高大的松樹生長在高聳的山嶽上,直挺的樹乾被選入皇宮。被選中的樹木,斧頭和鋸子迅速地將其砍伐。它們改變了軌跡,漂浮在江河之中,被改變位置供奉給皇帝。由著名的木匠公輸子砍削,塗上層層紅色的漆。優質的木材用於壯麗的建築,保持高聳,直達天際。普通的茅草又何須,徹底挖掘它們的根,等待簡陋的宮殿。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高大的松樹被選爲皇宮棟梁的過程,展現了其從自然生長到被人工加工的轉變。詩中“喬松生峻嶽”與“脩乾概青宮”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松樹的高大與皇宮的莊嚴。後文通過“斧鋸運成風”、“斫以公輸子”等句,生動地描繪了木材加工的場景,躰現了人類對自然的改造與利用。最後,“白茅亦何須,傾根俟卑宮”則帶有諷刺意味,暗示了在壯麗與簡陋之間的選擇與對比。

傅汝舟

明福建侯官人,一名舟,字木虛,號丁戊山人、磊老。好佛道學說。中年好神仙,舍妻子遨遊山水。有《傅山人集》。 ► 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