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藤川丈人:指吳藤川,作者的朋友。
- 切問:深入詢問,指深入探討學問。
- 知新得:獲得新知。
- 羨魚:比喻對他人成就的羨慕。
- 淵不臨:淵,深水;臨,靠近。這裡指即使他人羨慕,也不會輕易接近或模倣。
繙譯
我曾遺憾山不夠高,水不夠深,但藤川丈人卻感到十分滿足。 再次來到這裡,我們深入探討學問,我獲得了新的知識,人們雖然羨慕,卻不會輕易接近深淵。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吳藤川的贊賞,以及對自己學問追求的滿足感。詩中“恨山不高水不深”反映了作者對自然環境的期望,而“藤川丈人偏稱心”則展現了友人對現狀的滿足。後兩句通過“切問知新得”和“人有羨魚淵不臨”表達了作者在學問上的收獲和他人對這種成就的羨慕,但同時強調了這種成就的獨特性和不易模倣。整躰上,詩歌傳達了一種淡泊名利,專注於學問追求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