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山行至九灣絕糧

路險仍遭雨,人疲又絕糧。 山花空的歷,我馬自玄黃。 草屋家家破,秋田處處傷。 昔年羈宦者,青史著歐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夷陵:地名,今湖北宜昌一帶。
  • 的歷:形容山花稀疏零落的樣子。
  • 玄黃:形容馬因疲勞而顯得顔色暗淡。
  • 羈宦:指在外做官。
  • 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爲“青史”。
  • 歐陽:指歐陽脩,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曾被貶至夷陵。

繙譯

在夷陵的山路上行走至九灣,遭遇了斷糧的睏境。 路途險峻,又逢雨水,人已疲憊不堪,糧食也已耗盡。 山花稀疏零落,我的馬兒因疲勞而顯得顔色暗淡。 草屋家家破敗,鞦天的田地処処受到傷害。 想起昔年那些在外做官的人,他們的名字被記載在史書上,如歐陽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夷陵山行中的艱辛遭遇,通過“路險”、“人疲”、“絕糧”等詞語,生動地傳達了旅途的艱難。詩中“山花空的歷,我馬自玄黃”一句,既表現了自然景色的淒涼,又暗喻了自身的疲憊與無助。結尾提到“昔年羈宦者,青史著歐陽”,則是在睏境中尋求精神慰藉,表達了對歷史人物的敬仰與自我激勵。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堅靭與對歷史的深刻思考。

張邦奇

明浙江鄞縣人,字常甫,號甬川,別號兀涯。弘治十八年進士。授檢討,出爲湖廣提學副使。嘉靖間爲吏部侍郎,人不可以幹私。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學宗程朱,躬修力踐。與王守仁友善,論學則不合。卒諡文定。有《學庸傳》、《五經說》、《兀涯漢書議》、《環碧堂集》、《紓玉樓集》及《四友亭集》。 ► 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