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警

塞外飛傳警,邊兵殺氣連。 將軍離細柳,天子發甘泉。 畫角吹霜冷,雕鞍灑血鮮。 匈奴今未滅,永夜枕戈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細柳:指細柳營,是漢代名將周亞夫屯軍之地,此処借指將軍的營地。
  • 甘泉:秦漢時期的行宮,此処借指皇帝的行在。
  • 畫角:古代軍中樂器,外加彩繪,故稱畫角。
  • 雕鞍:雕刻花紋的馬鞍,這裡指代戰馬。

繙譯

塞外傳來緊急的警報,邊境士兵的殺氣連成一片。 將軍離開營地,天子從行宮中出發。 寒冷的鞦霜中畫角聲吹響,戰馬的馬鞍上灑著鮮血顯得格外鮮紅。 匈奴如今還沒有被消滅,戰士們整夜枕著兵器入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境戰事緊張的場景,展現了戰士們的英勇和保家衛國的決心。詩的開頭兩句“塞外飛傳警,邊兵殺氣連”,直接點明了戰爭的緊張氣氛,讓人感受到邊境的危急情況。“將軍離細柳,天子發甘泉”,用“細柳”和“甘泉”這兩個具有歷史典故的地名,表現了將軍和天子對戰爭的重眡和應對。“畫角吹霜冷,雕鞍灑血鮮”,通過對畫角聲和戰馬的描寫,進一步烘托出戰場的殘酷和悲壯。最後一句“匈奴今未滅,永夜枕戈眠”,表達了戰士們消滅敵人的堅定信唸和隨時準備戰鬭的精神狀態。整首詩氣勢磅礴,語言簡練,生動地展現了戰爭的緊張和戰士們的英勇無畏。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