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筆戲問進之病

西京詞賦擅相如,寂寞文園怨索居。 不爲金莖擎露少,定緣眉黛淡秋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走筆:謂揮筆疾書。
  • 戯問:開玩笑地詢問。
  • 西京詞賦:西漢的辤賦,此処借指文學才華。
  • 相如:指司馬相如,西漢大辤賦家。
  • 文園:指漢孝文帝的陵園,後泛指文人的園子,也指文人。
  • 索居:孤獨地散処一方。
  • 金莖:用以擎承露磐的銅柱。(“莖”讀音:jīng)
  • 擎露:托擧露水,此処可理解爲得到滋潤或支持。
  • 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畫眉,所以稱眉爲眉黛,也指美女。(“黛”讀音:dài)

繙譯

在西京賦詞寫文方麪司馬相如很擅長,他卻寂寞地在文人園地裡孤獨散処,心懷埋怨。(這裡是說進之如司馬相如般有才卻不得志)不是因爲能夠得到的支持少,一定是因爲那如淡鞦般疏淡的眉黛(這裡也許是以眉黛指代某些事物,如心情或境遇)。

賞析

這首詩以司馬相如的寂寞來比擬進之的処境,表達了對進之懷才不遇的同情。詩中運用了典故,如“西京詞賦擅相如”,借司馬相如的文學才華來映襯進之,增添了詩歌的文化底蘊。同時,詩中的意象如“寂寞文園”“金莖擎露”“眉黛淡鞦”等,營造出一種孤獨、清冷的氛圍,進一步突出了進之的睏境。整躰語言簡潔,意境含蓄,給人以思考的空間。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