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三嶼

· 鍾振
山城蘆葦菀青青,一望長湖島嶼橫。 水帶青蘋飛屬玉,雨翻翠柳亂倉庚。 海壖臨眺方諸宅,月下歸來白玉京。 苦爲丹砂乞勾漏,人間何地不蓬瀛。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wǎn):茂盛的樣子。
  • 屬玉:一種水鳥名。
  • (píng):水生蕨類植物。
  • 倉庚:黃鸝的別稱。
  • (ruán):城郭旁或河邊的空地。
  • 方諸宅:傳說中仙人的住所。
  • 白玉京:傳說中天上的宮闕。
  • 丹砂:一種礦物質,古代認爲是煉丹的重要原料。
  • 勾漏:山名,在今廣西北流縣東北。相傳葛洪曾在此煉丹。
  • 蓬瀛:蓬萊和瀛洲,傳說中的海上仙山。

翻譯

山城邊的蘆葦長得茂盛青翠,放眼望去,長長的湖面上橫着幾個島嶼。湖水帶着青綠色的水生植物,水鳥屬玉在水面上飛翔,雨水打在翠綠的柳樹上,黃鸝鳥在樹枝間亂跳。在城郭旁的空地眺望遠方,就像身處仙人的住所,在月光下歸來,彷彿回到了天上的宮闕。爲了煉製丹藥而祈求前往勾漏山,其實人間何處不是如蓬萊、瀛洲般的仙境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湖邊的美景以及詩人對仙境的嚮往和對人間美好的感悟。詩的首聯通過描寫山城蘆葦的茂盛和長湖島嶼的橫臥,展現出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面。頷聯中,「水帶青蘋飛屬玉,雨翻翠柳亂倉庚」,通過對水生植物、水鳥和柳樹、黃鸝的描寫,增添了畫面的生動性和活力。頸聯則將視線從自然景觀轉向對神祕仙境的想象,表達了詩人對超凡脫俗的嚮往。尾聯「苦爲丹砂乞勾漏,人間何地不蓬瀛」,體現了詩人對人間美好的一種深刻理解,認爲不必苦苦追求仙境,人間處處都可以是美好的所在。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生動,既描繪了自然之美,又蘊含了對人生的思考。

鍾振

鍾振,字玉甫。合浦(今屬廣西)人。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一五六二)進士。歷任滁州、廣德、嘉定知縣,擢守雲南。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九九有傳。 ► 4篇诗文

鍾振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