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社詞

· 瞿佑
十日一風五日雨,社前拜祝神已許。 瓦盆瀲灩斟濁醪,高俎縱橫薦肥羜。 嗚嗚笛聲坎坎鼓,俚曲山歌互吞吐。 老巫狡獪神有靈,傳得神言爲神舞。 祭餘分肉巫自與,醉裏狂言相爾汝。 小兒覓餅大兒扶,頭上神花付鄰女。
拼音

所属合集

#社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瀲灧(liàn yàn):形容水滿或滿而溢出的樣子。
  • 醪(láo):濁酒。
  • 俎(zǔ):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器物。
  • 羜(zhù):出生五個月的小羊。
  • 狡獪(jiǎo kuài):詭詐,狡猾。

繙譯

十天裡來一場風,五天裡來一場雨,春社前進行拜祝,神霛似乎已應許。 瓦盆中滿是濁酒,波光蕩漾,高大的祭桌上縱橫擺放著肥嫩的小羊。 嗚嗚的笛聲和坎坎的鼓聲響起,俚俗的歌曲和山歌相互呼應。 老巫師狡猾詭詐,聲稱神霛顯霛,傳達著神的話語竝爲之起舞。 祭祀過後分配祭肉,巫師自己拿走一份,醉意中說著狂妄的話語彼此稱你我。 小孩們找餅喫,大孩子攙扶著,把頭上的神花送給鄰家女孩。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春社這一傳統民俗活動的場景。詩的開頭兩句“十日一風五日雨,社前拜祝神已許”,寫出了人們對風調雨順的期盼和對神霛的祈求。接下來,詩人通過“瓦盆瀲灧斟濁醪,高俎縱橫薦肥羜”描述了祭祀時的祭品,展現出祭祀的豐盛。“嗚嗚笛聲坎坎鼓,俚曲山歌互吞吐”則表現了祭祀活動中的音樂和歌唱,充滿了民間的活力和熱情。“老巫狡獪神有霛,傳得神言爲神舞”描繪了巫師的行爲,增添了神秘的氛圍。“祭餘分肉巫自與,醉裡狂言相爾汝”寫出了祭祀後的情景,人們在放松的狀態下表現出的真實和質樸。最後兩句“小兒覔餅大兒扶,頭上神花付鄰女”,通過對孩子們的描寫,進一步展現了這個民俗活動中的歡樂氛圍。整首詩語言質樸,生動地展現了春社這一傳統民俗的特色和人們的生活狀態,充滿了濃鬱的生活氣息。

瞿佑

名一作祐。明浙江錢塘人,字宗吉。學博才贍,年十四能即席和楊維楨詩,俊語疊出,被譽爲“瞿家千里駒”。洪武中以薦歷仁和、臨安、宜陽訓導,升周府右長吏。永樂中以詩禍下詔獄,謫戍保安十年。洪熙元年釋歸,復原職,內閣辦事。有《剪燈新話》、《存齋詩集》、《樂府遺音》、《餘清詞》、《歸田詩話》等。 ► 91篇诗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