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城再贈胡虞卿姑丈

與君歲晏共天涯,漢渚猶乘萬里槎。 匣底青萍驕自吼,鬥間紫氣望堪誇。 濁醪明月聽寒漏,彩筆滄江弄晚霞。 但問豐城雙劍在,無愁此日無張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歲晏:年終,一年將盡的時候。晏(yàn)
  • 漢渚:漢水之渚。渚(zhǔ),水中的小塊陸地。
  • (chá):木筏。
  • 青萍:古寶劍名。
  • 紫氣:祥瑞之氣。
  • 濁醪(láo):濁酒。
  • 滄江:江流,江水。因江水呈青蒼色,故稱。

翻譯

在這一年將盡的時候,我與您一同在天涯漂泊,在漢水之渚彷彿還乘着那行駛萬里的木筏。劍匣中的青萍劍驕傲地自行鳴響,星斗之間的祥瑞紫氣讓人忍不住誇讚。我們伴着明月飲着濁酒,傾聽着夜晚的滴漏聲,用彩筆在滄江之上描繪晚霞的美景。只要問問豐城的那兩把寶劍是否還在,就不必憂愁今日沒有像張華那樣的識劍之人。

賞析

這首詩既表達了詩人與胡虞卿姑丈共同身處天涯的漂泊之感,又通過對青萍劍、紫氣等的描寫,展現出一種豪邁的氣概和對未來的期望。詩中「匣底青萍驕自吼,鬥間紫氣望堪誇」兩句,以劍自喻,暗示自己有着非凡的才能和抱負。「濁醪明月聽寒漏,彩筆滄江弄晚霞」則描繪了一種既有詩意又有些許寂寞的生活場景。最後兩句「但問豐城雙劍在,無愁此日無張華」,表達了對自身價值的自信,相信總有識才之人能發現自己的才華。整首詩意境開闊,情感豐富,既有對現實的感慨,又有對未來的期待。

韓日纘

明廣東博羅人,字緒仲。萬曆三十五年進士,除檢討。累遷至禮部尚書。時宦官用權,人皆畏其兇焰,獨日纘坦然處之。後充經筵講官,得熹宗稱善。卒諡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