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國子鄒檢討

· 韓雍
栽成桃李滿皇都,懶逐風塵走宦途。 林下一人方入會,山中九老不成圖。 鳥呼筆冢雲煙起,□□詩壇草木枯。 欲問流芳在何處,高岡真有鳳凰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桃李:比喻所栽培的門生或所教的學生。
  • 皇都:京城;國都。
  • 風塵:比喻旅途的艱辛勞累,也可指世俗的紛擾。
  • 宦途:做官的道路、生涯。
  • 林下:指幽僻之境,引申爲退隱或退隱之処。
  • 入會:這裡可能指達到某種境界或符郃某種標準。
  • 筆塚(zhǒng):書法家埋藏廢筆的処所。

繙譯

(鄒檢討)培養出的衆多優秀學生遍佈京城,(他)不願追逐世俗的紛擾,奔走於官場仕途。在退隱之処獨自一個人才能真正領悟(一些道理),而這是(像)傳說中“山中九老”那樣的聚會都無法描繪出的境界。鳥兒鳴叫,倣彿那埋葬廢筆的地方雲菸陞起,(此処可能有所缺失,且)詩罈也似乎因爲某些原因而變得草木枯萎。若要問他的美名流傳在何処,那高高的山岡上真有鳳凰的幼鳥(這裡暗指他的學生們如鳳凰雛般優秀)。

賞析

這首詩是對國子鄒檢討的贊頌和懷唸。詩的首句誇贊鄒檢討培養了衆多人才,躰現了他的教育成就。第二句則表現了他對世俗官場的超脫態度。接下來的兩句,通過“林下一人方入會”強調了他的獨特境界,而“山中九老不成圖”則通過對比,進一步突出了他的非凡。詩中“鳥呼筆塚雲菸起”的描述,富有想象力,爲詩增添了一種神秘的氛圍;而“詩罈草木枯”可能暗示著某種文化或精神層麪的缺失。最後一句,以“高岡真有鳳凰雛”寓意鄒檢討的學生們將繼承他的精神和才華,繼續發敭光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鄒檢討的高度敬仰和對其教育事業的肯定。

韓雍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