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家藏夏仲昭竹
我昔乘驄按江右,仲昭來作筠陽守。
當時寫竹獨擅名,自昔非人不輕授。
一朝趨拜容臺命,南浦樓前適相覯。
贈我朝陽舞鳳圖,疑似簫韶九成奏。
家藏倏忽廿四載,素絹雖陳墨如舊。
茲晨拂拭懸素壁,爛熳輝光動晴晝。
千仞翔來覽德輝,九苞振起鋪文繡。
須臾颯颯起風雨,又似虞廷弄清味。
光價真追老可蹤,聲華豈在坡翁後。
公又已爲泉下客,白璧黃金亦難購。
老我題詩遺子孫,睹物思人淚沾袖。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驄(cōng):青白色的馬。
- 筠(yún)陽:地名。
- 擅名:享有名聲。
- 容臺:古代官署名,禮部的別稱。
- 覯(gòu):遇見。
- 簫韶九成:指簫韶之曲連續演奏,這裏用以形容竹子畫作如美妙的音樂般動人。
- 倏(shū)忽:很快地,忽然。
- 熳(màn):色彩鮮明豔麗。
- 仞(rèn):古代長度單位。
- 覽德輝:這裏指觀賞竹子的美好風采。
- 九苞:鳳的九種特徵,後用以比喻衆望所歸的聖賢。
- 虞廷:相傳虞舜爲古代聖明之主,這裏借指聖明的朝廷或盛世。
- 弄:演奏,這裏意爲竹子畫作彷彿在演奏美妙的樂曲。
- 味:這裏指樂曲的韻味。
翻譯
我過去騎着青白色的馬巡視江右地區,夏仲昭來擔任筠陽的太守。當時他畫竹子特別有名,自古以來不是合適的人他是不會輕易贈送畫作的。有一天我前往禮部任職,在南浦樓前恰好遇見了他。他贈給我一幅朝陽舞鳳圖,那畫作就好像是連續演奏的美妙簫韶之曲。這幅畫在家裏收藏了忽然就二十四年了,白色的絹布雖然已經陳舊,但墨色依然如舊。今天早晨我把它拿出來擦拭乾淨,懸掛在白色的牆壁上,燦爛的光輝在晴天的白日裏閃耀。竹子彷彿千仞高空飛來展示它的美好風采,又像鳳凰展翅鋪開絢麗的文繡。不一會兒,畫中的竹子彷彿在風雨中颯颯作響,又好似在聖明的朝廷上演奏美妙的樂曲。這幅畫的價值真的可以追得上鄭板橋(老可),聲名也不在蘇東坡之後。夏公已經作古,成爲泉下之客,就算用白璧黃金也難以再買到他的畫作了。我這個老人題下這首詩留給子孫,看着這幅畫思念起夏公,淚水沾溼了衣袖。
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與夏仲昭的交往爲背景,描述了夏仲昭所贈的竹子畫作。詩中先回憶了與夏仲昭的相遇以及獲贈畫作的經過,突出了夏仲昭畫竹的名聲和他對畫作的珍視。接着詳細描繪了懸掛畫作後所展現出的燦爛光輝和生動形象,通過比喻和聯想,將畫作中的竹子描繪得栩栩如生,如在風雨中搖曳,如在聖明之世演奏樂曲。詩中還將這幅畫的價值與鄭板橋和蘇東坡相媲美,進一步強調了其藝術價值。最後,詩中表達了對夏仲昭的懷念和對畫作的珍惜之情,以及對時光流逝、人事已非的感慨。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通過對畫作的描寫和對往事的回憶,展現了作者對藝術和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
韓雍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建隆以來祀享太廟十六首 其五 又用《玉烏》 》 —— [ 宋 ] 郊廟朝會歌辭
- 《 庚辰夏五月念之二日餘三旬初度也碌碌塵土加以幽憂之疾靡克自樹俯仰今昔不勝感慨信筆抒懷六百字 》 —— [ 明 ] 胡應麟
- 《 五月大雨省中八韻 》 —— [ 明 ] 李夢陽
- 《 己巳五月東歸三首 其三 》 —— [ 明 ] 王鏊
- 《 五月葡萄結顆二首 》 —— [ 明 ] 黃省曾
- 《 仲夏讀書山莊霖潦浹旬 》 —— [ 明 ] 符錫
- 《 題海陵開元寺棲雲庵 》 —— [ 宋 ] 賀鑄
- 《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夢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見成絶句三十八首 其二十二 》 —— [ 明 ] 黃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