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懷舊隱二首

· 魏觀
西齋風月好,庭草到階前。 春服趨童冠,秋聲雜誦弦。 題詩黃葉上,拄笏白雲邊。 俯仰成今古,離愁爲黯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童冠:指青少年。
  • 誦弦:指絃歌誦讀。
  • (hù):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製成,上面可以記事。
  • 俯仰:表示時間的短暫。

翻譯

西齋的風與月甚是美好,庭院的草長到了臺階前。身着春裝與青少年們在一起,秋聲中夾雜着誦讀與絃歌之聲。在黃葉上題詩,在白雲邊拄着笏板。時光快速流逝,古今變換,離愁別緒讓人心生黯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充滿詩意和懷舊氛圍的場景。詩的前兩句通過描寫西齋的美好風月和階前的青草,營造出寧靜而優美的環境。接下來,「春服趨童冠,秋聲雜誦弦」展現了不同季節的活動和氛圍,既有春日的青春活力,又有秋日的文化氛圍。「題詩黃葉上,拄笏白雲邊」這兩句富有意境,表現出詩人的高雅情趣和對自然的熱愛。最後兩句「俯仰成今古,離愁爲黯然」則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離別的感慨,使整首詩的情感更加深沉。總體來說,這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景物和情感的描寫,傳達出詩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人生的思考。

魏觀

元明間湖廣蒲圻人,字杞山。元末隱居蒲山。朱元璋下武昌,聘授平江學正,累遷兩淮都轉運使,入爲起居注,受命侍太子讀書,授諸王經。遷國子祭酒。以老乞歸。五年,以薦出知蘇州府,盡改前守苛政。旋以改張士誠廢宮(即元府治舊址)爲府治,觸太祖怒,與名士高啓同時被殺。有《蒲山牧唱》、《蒲山集》。 ► 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