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西驛

涼風起西驛,飄泊詎禁秋。 日月雙蓬轉,江湖一劍遊。 寄人慚薄面,逐櫓愧輕鷗。 多少浮生事,王孫幾自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詎(jù):豈,怎。
  • 飄泊:比喻生活不固定,居無定所,猶如在水上漂流。
  • :一種草本植物,這裡比喻像蓬草一樣漂泊不定的生活。

繙譯

西驛処吹來陣陣涼風,居無定所的我又怎能禁得住這鞦天的寂寥呢?日月交替,我如蓬草般輾轉漂泊,帶著一把劍在江湖上遊走。寄身他人処,我爲自己微薄的顔麪感到慙愧,劃船前行時,又愧對那輕盈的鷗鳥。人生中有多少瑣事啊,貴族子弟們又有幾個能爲自己好好謀劃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狀態和內心的感慨。詩的首聯通過“涼風”和“飄泊”營造出一種孤寂、淒涼的氛圍。頷聯中“日月雙蓬轉,江湖一劍遊”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居無定所、四処漂泊的生活情形,同時“劍”也可能象征著詩人的某種理想或追求。頸聯“寄人慙薄麪,逐櫓愧輕鷗”則表現出詩人對自己寄人籬下的処境感到慙愧,以及對自由的鷗鳥的羨慕,進一步深化了孤獨和無奈的情感。尾聯“多少浮生事,王孫幾自謀”是詩人對人生的思考,感慨世事紛繁,而貴族子弟們又能有幾人真正爲自己的未來好好謀劃呢?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反映了詩人對生活的迷茫和對未來的擔憂。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