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族兄寅仲偕蘇汝載劉覲國至

寂寞揚雄書滿牀,行歌孺子識滄浪。 避人門巷填車馬,愛客琴尊過草堂。 棣萼風塵徒彌月,蒹葭秋色淨微霜。 芳芹市醞無多味,與爾相親罄此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揚雄:西漢辭賦家,這裏借指文人。(「揚」讀音:yáng)
  • 孺子:兒童。這裏指自己有隱士般的心境。
  • 滄浪:青蒼色的水。借指歸隱之處。
  • 棣萼:比喻兄弟。(「棣」讀音:dì;「萼」讀音:è)
  • 蒹葭:特定生長週期的荻與蘆。(「蒹」讀音:jiān;「葭」讀音:jiā)
  • 市醞:市上所售的酒。

翻譯

我如寂寞的揚雄,書堆滿了牀,像行歌的孺子般知曉滄浪之水。避開人羣的街巷裏停滿了車馬,喜愛賓客的我,備好琴和酒器,歡迎他們來到草堂。我們兄弟分別不過一個月,就如歷經風塵的棣萼;秋意中蒹葭蒼蒼,微霜使秋色更加明淨。集市上買來的酒雖然沒有多少美味,但我願與你們相親相近,傾盡此杯。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與族兄寅仲以及蘇汝載、劉覲國相聚的情景。詩的開頭,詩人以揚雄自比,表達了自己的文人身份和心境。接着描述了賓客盈門的熱鬧場景,以及自己對客人的熱情款待。「棣萼風塵徒彌月」體現了詩人與族兄之間的深厚情誼,雖分別不久,但重逢仍令人欣喜。詩中的景色描寫「蒹葭秋色淨微霜」,增添了一種清冷、明淨的氛圍。最後,詩人表示儘管酒的味道並非絕佳,但與親友相聚的情誼使得這酒變得格外珍貴,充分體現了詩人對親情和友情的珍視。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清新,語言自然流暢,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佳作。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