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海望

即看霽色靄芳洲,況有澄江散客愁。 雨過林泉春濯濯,風來湖海水悠悠。 沉吟久負雙蓬鬢,身世虛乘一葉舟。 羽翰紅顏如可望,便從天外覓神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霽色(jì sè):雨過天晴後的景色。
  • :雲霧密集的樣子。
  • 芳洲:花草叢生的小洲。
  • 濯濯(zhuó zhuó):清新、明淨的樣子。
  • 羽翰:翅膀,常用來比喻飛翔。

翻譯

雨停後望向大海,馬上就能看到晴朗的天色中雲霧籠罩着那長滿花草的小洲,況且還有澄澈的江水能夠驅散我的憂愁。 雨過後,山林泉石顯得清新明淨,春風吹來,湖水海面水波悠悠。 我長久地沉思沉吟,憂愁使得雙鬢都變白了,感覺自己的身世就如同虛乘在一片葉子般的小船上。 如果飛翔和美好的前途有望實現,那我便要從天邊去尋覓那神仙居住的山丘。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雨後海邊的景色,以及詩人的內心感受。首聯通過描寫雨過天晴後的美景和澄江的解憂作用,奠定了輕鬆愉悅的基調。頷聯進一步描繪雨後林泉和湖海的清新悠然之態,展現出大自然的美好。頸聯則表達了詩人因沉思和身世之感而產生的憂愁,以及對人生的迷茫。尾聯中,詩人表達了對美好未來和理想的追求,希望能擺脫現實的困境,找到屬於自己的精神寄託。整首詩情景交融,既描繪了美麗的自然景色,又抒發了詩人複雜的情感,語言優美,意境深遠。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