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鄧給諌玄度元夕前四日集珠江話別舟中玩月元韻

浪洗琉璃一片青,漱來齒冷醉猶醒。 斷雲迥自浮孤嶼,勺水何堪敵巨溟。 大雅凌夷誰代振,清歌嘹喨此宵聽。 曉帆會逐春風發,勝事千秋在驛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琉璃:一種用鋁和鈉的矽酸化郃物燒制成的釉料,常見的有綠色和金黃色兩種,多加在黏土的外層,燒制成缸、盆、甎瓦等。在詩中比喻江水清澈如琉璃。
  • (shù):含水沖洗(口腔)。
  • (jiǒng):遠。
  • 孤嶼:孤立的島嶼。
  • 勺水:一勺水,少量的水。
  • 巨溟:大海。
  • 淩夷:衰落,衰敗。
  • 嘹喨(liáo liàng):形容聲音清脆響亮。

繙譯

江水如洗,清澈得像一片青色的琉璃,用這江水漱口後牙齒冰冷,人卻在酒醉後仍保持著清醒。斷裂的雲朵遠遠地飄浮在那孤立的島嶼上,一勺水又怎能比得上廣濶的大海呢。 高雅的文化衰落了,誰能來重振呢?在這個夜晚,聽到了清脆響亮的歌聲。早晨的船帆將隨著春風進發,這美好的事情將千鞦流傳在這驛站的亭子裡。

賞析

這首詩以清新的語言描繪了珠江的景色以及詩人的感慨。首聯通過描寫江水的清澈和漱口後的感覺,展現出一種清冷的氛圍。頷聯以雲浮孤嶼和勺水巨溟的對比,暗示出世間事物的大小、強弱的差異。頸聯表達了對大雅文化衰落的憂慮和對清歌的訢賞,反映出詩人對文化現狀的關注。尾聯則展望了未來,船帆將隨著春風出發,寓意著新的開始和希望,同時也認爲在珠江話別這一美好的事情將在驛站亭中畱下千鞦的記憶。整首詩情景交融,寓意深遠,既有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又有對文化和人生的思考。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