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晁太史君石墓
多士期東閣,孤懷向北辰。
名高太史筆,病劇長卿身。
匡世天何奪,憐才誰更真。
茫然隔氣象,遽矣失經綸。
白舫雲隨櫬,清秋月寫神。
半生餘著作,萬事已荊榛。
策杖來何晚,臨風愴獨頻。
尚思排難處,一諾定交晨。
淚溼墓前土,心通泉下人。
明年花自發,猶似玉堂春。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多士:衆多的賢士。
- 東閣:古代稱宰相招致、款待賓客的地方。
- 北辰:北極星,這裏比喻晁太史(君石)高遠的志向。
- 太史筆:指像太史公司馬遷那樣的文筆,讚美晁太史的文學才華。
- 長卿: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的字,借指晁太史身體多病。
- 櫬(chèn):棺材。
- 經綸:指籌劃治理國家大事。
- 荊榛:荊棘,灌木叢,這裏比喻事情的艱難、雜亂。
翻譯
衆多賢士期望能在東閣相聚,而我孤獨的心懷向着北極星般高遠的你。 你的文筆如太史公司馬遷般出衆,身體卻如司馬相如般多病。 你有匡扶濟世之才,上天爲何要將你奪去,憐惜人才的人,誰能比我更真誠。 迷茫中已感覺不到你的氣息,你突然就失去了籌劃國家大事的能力。 白色的船載着你的靈柩,在雲的陪伴下前行,清朗的秋月映照着你的神韻。 你半輩子留下了許多著作,而世間萬事卻已變得艱難雜亂。 我拄着柺杖來得太晚了,迎着風悲傷不已,頻頻哭泣。 還想着你爲我排解困難的時候,清晨一諾便定下了我們的交情。 淚水浸溼了墓前的泥土,我的心與泉下的你相通。 明年花兒會自己開放,依舊會像在玉堂時那般美好。
賞析
這首詩是謝榛爲悼念晁太史君石而作,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懷念和痛惜之情。詩中先讚揚了晁太史的才華和志向,嘆息他的早逝以及對國家的損失,表現出詩人對友人的高度評價和對命運的無奈。接着描述了送葬的情景和自己的悲傷,回憶了與友人的交往和情誼,最後以對明年春花的想象,寄託了對友人的思念,同時也暗示了生命的延續和希望。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用典恰當,深刻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悲痛和對友人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