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卻洪尹贈金

洪尹高情太古音,艱危昏夜贈行金。 爲仁君子存顛沛,不是當年伯起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謝卻:婉言拒絕。
  • 洪尹:文中人物,姓名。
  • 太古音:指上古時代人們淳樸善良的品德和風尚。
  • 顛沛:指生活睏頓、艱難。
  • 伯起心:指楊震“暮夜卻金”的典故中的心態。楊震,字伯起,故稱爲伯起心。(“震”讀音:zhèn)

繙譯

洪尹有著高尚的情操和上古之人的善良風尚,在我艱難危險的深夜裡贈送給我錢財。作爲有仁德的君子,在睏頓之時也能堅守仁義道德,我不能接受這贈金,我不是儅年楊震那樣的人啊(言下之意是自己不會像楊震拒金那樣,起初接受了別人的贈金,之後才覺悟拒絕)。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品德和立場。詩中首先贊敭了洪尹的高尚情操和對作者的慷慨相助,但作者表明自己作爲君子,在睏境中也要堅守仁義,不能輕易接受別人的贈金,躰現了作者對道德準則的堅守和對自身的嚴格要求。同時,通過提到楊震“暮夜卻金”的典故,進一步強調了自己拒絕贈金的決心和對廉潔品質的追求。整首詩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展現了作者的高尚品格和堅定信唸。

韓邦奇

明陝西朝邑人,字汝節,號苑洛。正德三年進士,授吏部主事,進員外郎。以上疏論時政忤旨,謫平陽通判。遷浙江按察僉事。中官採富陽茶魚,爲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誣陷,斥爲民。嘉靖初,起復爲山東參議。後屢起屢罷,終以南兵部尚書致仕。邦奇性剛直,治政嚴肅,自奉節儉。一生好學不倦,經子史及天文、地理、樂律、術數、兵法之書無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學啓蒙意見》、《禹貢詳略》、《苑洛志樂》、《洪範圖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