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同張孟奇家兄寅仲阮唯仲餘士翹登碇岡小酌
春光澹盪入芳辰,向夕憑高天氣新。
白社故山誰是長,青陽此日始逢人。
雲生屐齒真饒勝,月送觥籌不厭頻。
野坐莫嫌供具薄,綠榕爲蓋草爲茵。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澹盪(dàn dàng):舒緩盪漾,形容春光美好。
- 芳辰:美好的時光,多指春季。
- 向夕:傍晚。
- 白社:原指隱士所居之地,此處借指故友相聚之所。
- 故山:故鄉的山,這裏泛指故鄉。
- 青陽:春天。
- 屐齒(jī chǐ):木屐底部凸出像齒的部分,此處指足跡。
- 觥籌(gōng chóu):酒杯和酒籌,這裏指代飲酒。
翻譯
美好的春光舒緩盪漾地融入這美好的時光,傍晚時分登高憑眺,天氣清新宜人。在這故友相聚的地方,誰是長者呢?在這個春天的日子裏,纔開始與衆人相聚。雲朵繚繞,腳下的足跡彷彿也充滿了勝景,明月相伴,頻頻送來酒杯,讓人不會厭倦。在野外閒坐,不要嫌棄供應的酒食簡單,綠色的榕樹當作傘蓋,綠草當作墊子。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人日這一天與友人登高小酌的情景。詩中通過對春光、天氣、故友相聚等的描寫,營造出一種閒適、愜意的氛圍。首聯點明時間和環境,展現出春天的美好和清新。頷聯表達了在故友相聚之地的感慨以及對春天裏與衆人相聚的喜悅。頸聯通過對雲、月和飲酒場景的描述,進一步烘托出歡樂的氛圍。尾聯則體現了詩人對這次聚會的滿足,儘管食物簡單,但在自然的懷抱中,一切都顯得那麼美好。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自然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