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咄咄(duō duō):表示驚詫。
- 函:容納。
- 仞(rèn):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相當於七尺或八尺。
- 扶桑:神話中的樹名,傳說日出其下,這裏指東方日出之地。
- 厓(yá):同「崖」。
翻譯
哎呀,這真是讓人驚奇的怪事,半面牆壁上展現出風起浪涌的景象。這畫面周圍僅有一尺左右,卻常常能容納萬仞高山。太陽升起,濃密的海霧被映得通紅,畫面中的形勢大體類似東方日出之地。崩塌的山崖邊,古老的樹木彷彿即將傾倒死去,點綴其中的花草石頭都像是天然而成的傑作。唉,感嘆畫工有這樣神奇的大手,又何必要攀着藤條、沿着石磴去探尋水澤山林呢。
賞析
這首詩是對一幅山水圖的讚美。詩的開頭用「咄咄底怪事」表達了對圖中景象的驚歎,隨後描述了畫面中半壁風濤、容納萬仞高山的壯闊,以及日出時海霧染紅、形勢如東方扶桑的美景。接着描繪了崩崖古樹和點綴的草石,強調其天然之美。最後一句則是對畫工技藝的讚歎,認爲他的畫作如此精妙,讓人無需親自去實地探尋山水之美。整首詩通過生動的描寫和感嘆,展現了對這幅山水圖的高度讚賞,也讓讀者能感受到畫中所呈現的雄偉與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