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院夜思

· 儲巏
渺渺孤城入莫笳,坐深遊思轉無涯。 風高明月還生暈,夜久青燈自結花。 雁鶩登堂愁吏簿,皪濩遮路擁奚楇。 長安兒女應懸念,過盡清明未到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渺渺:形容悠遠、久遠的樣子。(讀 miǎo miǎo)
  • :中國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吹奏樂器,似笛。(讀 jiā)
  • 無涯:沒有邊際,無窮盡。
  • :光影、色彩四周模糊的部分。
  • 結花:燈芯久燃後形成的結狀如花形。
  • 雁鶩:喻指庸碌之輩。
  • 吏簿:官署中的文書簿冊。
  • 皪濩:(讀 lì hù)襍亂的樣子。
  • 奚楇:(讀 xī kuǎ)用木頭做的鞋。

繙譯

在這悠遠的孤城中,傍晚時分傳來衚笳之聲。我坐在這裡思緒深沉,遊思無盡。 風兒勁吹,明月高懸卻還帶著光暈,夜已深了,青燈長時間燃燒,燈芯自然結成了花朵的形狀。 那些庸碌之輩爲了官署中的文書簿冊登上公堂而憂愁,襍亂的事物像擁塞的道路,還有那木頭做的鞋。 長安的兒女們應該很牽掛我,清明已過,我卻還未能到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夜晚的孤獨思考和對家鄕的思唸之情。首聯通過“渺渺孤城”和“莫笳”營造出一種孤寂、悠遠的氛圍,引出詩人無邊的思緒。頷聯描寫風高月暈和青燈結花的景象,烘托出夜晚的靜謐和深沉,同時也暗示了時間的流逝。頸聯中“雁鶩登堂愁吏簿”表達了對官場瑣事的厭倦,“皪濩遮路擁奚楇”則進一步強調了外界的紛擾和阻礙。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長安兒女的思唸以及自己未能歸家的遺憾。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通過對景物和情感的細膩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的複襍情感。

儲巏

明揚州府泰州人,字靜夫,號柴墟。成化二十年進士。授南京吏部考功主事,改郎中。歷太僕卿、左僉都御史、戶部侍郎,所至宿弊盡革。憤劉瑾所爲,引疾求去,後起爲吏部左侍郎,卒於官。博通古今,工詩文,淳行清修,好推引知名士。嘉靖初賜諡文懿。有《柴墟集》。 ► 1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