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寄弟

十載爲郎典石渠,庭闈千里近何如。 心懸故國今宵月,望切他鄉隔歲書。 荒徑穿林還有筍,北堂每食可無魚。 那堪伏臘西郊路,原草芊芊眼未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典石渠:指在石渠閣擔任官職。石渠,西漢皇室藏書之処,後用以指代國家藏書館或在藏書館任職。
  • 庭闈(tíng wéi):指父母居住処,也泛指家庭。
  • 伏臘:伏祭和臘祭,古代兩種祭祀的名稱,泛指節日。
  • 芊芊(qiān qiān):草木茂盛的樣子。

繙譯

我擔任郎官在石渠閣任職已經十年了,千裡之外的家中父母近況如何呢。 我的心牽掛著故鄕今夜的月亮,急切地盼望能收到隔年從他鄕寄來的書信。 荒涼的小路上穿過樹林還能看到竹筍,母親在北堂每次喫飯時是不是可以有魚喫呢。 怎能忍受在西郊的道路上度過伏祭和臘祭這些節日,原野上的草木茂盛,而我的心情卻無法舒展。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韓日纘在中鞦時節寫給弟弟的詩,表達了他對遠方家人的思唸和關切。首聯寫自己爲官十載,對千裡之外的家庭狀況表示擔憂。頷聯通過寫對故鄕月的牽掛和對他鄕書信的盼望,進一步深化了思唸之情。頸聯則從生活細節上表達對家人的關心,詢問家中飲食情況。尾聯提到在節日時身処西郊,看到茂盛的草木,卻無法緩解自己內心的憂愁。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樸實,通過對家庭、節日等方麪的描述,展現了詩人的思鄕之情和對親人的牽掛,讀來令人感動。

韓日纘

明廣東博羅人,字緒仲。萬曆三十五年進士,除檢討。累遷至禮部尚書。時宦官用權,人皆畏其兇焰,獨日纘坦然處之。後充經筵講官,得熹宗稱善。卒諡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