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三山馬汝舟家在常德欲託附書與李泰適安

· 魏觀
蕭蕭驄馬憩三山,遊子相逢一破顏。 楊柳春風官舍靜,桃花流水釣舟閒。 棘端最險猴猶立,華表雖遙鶴欲還。 早晚寫書來附汝,鼎城千里寄柴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驄馬(cōng mǎ):青白色的馬。
  • 破顏:露出笑容。
  • 官舍:官員辦公的處所。
  • 棘端:荊棘的頂端,比喻險境。
  • 華表:古代設在宮殿、陵墓等大建築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大石柱。

翻譯

青白色的馬在三山停歇,在外漂泊的遊子相逢後喜笑顏開。 春風中楊柳輕拂,官舍顯得格外安靜,桃花映照着流水,釣舟悠閒地停在那裏。 荊棘頂端最爲危險,但猴子仍然站立其上,華表雖然遙遠,仙鶴卻想要飛回。 希望你早晚寫信讓我託付給你,從鼎城到千里之外的柴關爲你寄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三山與馬汝舟相遇的情景,以及對託其寄書的期望。詩中通過描寫驄馬、楊柳、春風、官舍、桃花、流水、釣舟等景象,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美好的氛圍。「棘端最險猴猶立,華表雖遙鶴欲還」兩句,用棘端之險的猴子和遙遠華表處欲歸的仙鶴作比,蘊含着一種不畏艱難、追求目標的寓意。最後表達了希望馬汝舟幫忙寄書的願望,體現了詩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和牽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魏觀

元明間湖廣蒲圻人,字杞山。元末隱居蒲山。朱元璋下武昌,聘授平江學正,累遷兩淮都轉運使,入爲起居注,受命侍太子讀書,授諸王經。遷國子祭酒。以老乞歸。五年,以薦出知蘇州府,盡改前守苛政。旋以改張士誠廢宮(即元府治舊址)爲府治,觸太祖怒,與名士高啓同時被殺。有《蒲山牧唱》、《蒲山集》。 ► 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