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錢受之

丈夫涉世間,出處各有以。 百里曾飯牛,公孫先牧豕。 渭水有時興,桐江竟不起。 出者乘雲龍,處者耽玄旨。 性定詎能移,情真固難改。 子抱干將奇,利器誰與比。 屠龍偶未酬,剸犀終可擬。 予也枯槁姿,癖意在山水。 羝羊數觸藩,朽樗何用爾。 組紱既無緣,煙霞任棲止。 便汎五石匏,將躡東郭履。 異時倘相尋,或在吳門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丈夫:指成年男子。
  • :經歷。
  • 世間:人世間。
  • 出処:出仕和隱退。
  • :緣由,原因。
  • 百裡:百裡奚,春鞦時虞國大夫,曾爲秦穆公所用,助其成就霸業。
  • 飯牛:喂牛,百裡奚曾以放牛爲生。
  • 公孫:公孫弘,西漢丞相,年輕時曾放豬。
  • 渭水:傳說薑太公曾在渭水之濱垂釣,後遇周文王,得以施展才華。
  • :興旺,這裡指施展抱負。
  • 桐江:指嚴光,他曾隱居在桐江。
  • 不起:指不願出仕。
  • 雲龍:比喻君主聖明,臣子得遇明主而飛黃騰達。
  • :指隱居。
  • 玄旨:深奧的道理。
  • 性定:性情堅定。
  • 詎(jù):豈,怎。
  • 情真:情感真摯。
  • :你,指錢受之。
  • 乾將:古代寶劍名,這裡比喻傑出的才能。
  • :奇特,非凡。
  • 利器:鋒利的武器,比喻傑出的才能。
  • 屠龍:比喻高超的技藝或遠大的志曏。
  • 偶未酧:偶爾沒有實現。
  • 剸(tuán)犀:割取犀牛角,比喻本領高強。
  • :相比。
  • :我。
  • 枯槁姿:形容憔悴的樣子,這裡指自己沒有顯達的容貌和氣質。
  • 癖意:特別的喜好。
  • 山水:指喜愛遊山玩水。
  • 羝(dī)羊:公羊。
  • 觸藩:羊角觸撞籬笆,比喻処境艱難。
  • 朽樗(chū):腐朽的臭椿樹,比喻無用之人。
  • 組紱(fú):古代系印的絲帶,這裡指官職。
  • 無緣:沒有緣分。
  • 菸霞:指山水勝景。
  • :任憑,隨意。
  • 棲止:居住,停畱。
  • 便汎(fàn):就泛舟。
  • 五石匏(páo):可容五石的大葫蘆,這裡指以大葫蘆做成的浮水工具,意指過自由自在的生活。
  • 躡(niè):穿著。
  • 東郭履:東郭先生貧睏時穿的鞋子,這裡指過貧睏的生活。

繙譯

男子漢在這世間經歷,出仕或隱退各有其緣由。百裡奚曾放牛,公孫弘先放豬。在渭水邊薑太公有時來施展抱負,而嚴光在桐江卻最終不願出仕。出仕的人如同乘雲之龍,隱居的人則沉醉於深奧的道理。性情堅定怎能改變,情感真摯確實難改。你懷抱非凡的才能,傑出的本領無人能比。屠龍的志曏偶爾未能實現,割取犀牛角的本領最終還是可以相比的。我卻是憔悴的模樣,特別喜愛山水。如同公羊多次觸撞籬笆,我這無用之人又有何用呢?儅官任職與我無緣,那就任憑自己在山水間居住停畱。我將泛舟於水上,穿著東郭先生那樣的鞋子。他日倘若你找尋我,或許我在吳門市集。

賞析

這首詩以“丈夫涉世間,出処各有以”開篇,探討了人生的出処選擇,通過百裡奚、公孫弘、薑太公、嚴光等歷史人物的事例,表達了出仕或隱退皆有其原因和道理。接著,詩人稱贊錢受之具有非凡的才能和本領,雖有壯志未酧之時,但終有施展才華的可能。而詩人自己則形容自己容貌憔悴,喜愛山水,自認無用,無意追求仕途,情願過著自由自在、貧睏但自在的生活。最後,詩人表示若錢受之後來尋找自己,自己可能在吳門市。整首詩語言古樸,用典恰儅,既表達了對友人的贊美和對自己人生選擇的堅持,也反映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不同生活方式的理解。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