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孫處士卷處士畢祕書孟侯舅也

畢侯授我一卷軸,展玩涼風生肅肅。 有人高踞怪石旁,俯挹澗流漱寒玉。 雲是思邈之子孫,即今雲臥耽丘園。 踏苔有伴鹿爲友,應客無童鶴在門。 百尺松枝瓢可掛,一榻清風不用買。 江南八月蟹肥時,手酌螺杯浮渤澥。 畫師袒裼得其真,丹青淨掃絕纖塵。 丰標世俗寧多見,須是羲皇以上人。 瀟散畢侯同此意,大隱金門原共致。 問渠如何似茲叟,畢侯爲甥孫爲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肅肅:象聲詞,形容風聲。
  • 挹(yì):舀,把液體盛出來。
  • 思邈(miǎo):指孫思邈,唐代醫藥學家,被後人尊稱爲「藥王」。
  • 雲臥:高臥於雲霧繚繞之中,指隱居。
  • 耽(dān):沉溺,入迷。
  • 丘園:指隱居的地方。
  • 澥(xiè):海。

翻譯

畢侯授予我一卷畫軸,展開賞玩時涼風吹來,風聲肅肅。畫中有一個人高高地坐在怪石旁邊,俯身舀取山澗流水,漱口時猶如含着寒玉。據說此人是孫思邈的子孫,如今在山中隱居,陶醉於田園生活。他踏着青苔,有鹿作爲夥伴,有客來訪時,沒有童子相伴,只有仙鶴在門前。百尺松枝上可以懸掛瓢,一榻清風無需購買。江南八月螃蟹肥美的時候,他手持螺杯,彷彿杯中酒如渤海之水般廣闊。畫師赤膊上陣,將其畫得逼真,筆墨純淨,沒有絲毫塵埃。他的風采超脫世俗,並不多見,定是像羲皇時代那樣的上古人。瀟灑自在的畢侯也有同樣的心意,在朝廷中做大隱之人原本是共同的志向。要問他如何像這位老人,因爲畢侯是外甥,而此人是舅舅。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一幅畫卷的描述,展現了一位隱居者的生活情景和超凡脫俗的風采。詩中先描繪了畫卷中的景象,如高踞怪石旁的人物、澗流漱寒玉等,給人以清幽的感覺。接着提到此人是孫思邈的子孫,強調了其隱居的身份和超脫世俗的特質。詩中還描寫了他的生活環境和行爲,如與鹿爲友、鶴在門、松枝掛瓢、清風不用買等,表現出一種閒適自在的生活態度。畫師的描繪則突出了畫面的逼真和純淨。最後,詩人將畢侯與這位隱居者聯繫起來,表達了對他們共同的瀟灑自在和追求大隱的讚賞。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流暢,通過對畫面的描繪和對人物的讚美,傳達出一種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超凡脫俗境界的追求。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