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淡灘

乘流貪迅急,冒寒衝曉霧。 閩江信清駛,趨海勢遙注。 坤軸恐其弱,巨石相撐拄。 詭誕如鬼工,禹鑿未經夙。 齒利侔劍戟,槎枒齦齶露。 窟壓老蛟蟠,濤奔健馬赴。 震盪驚雷吼,崩坼盤渦怒。 篙師脫穎手,箭疾鮮還顧。 素聞駭呂梁,側想淩灩澦。 平生仗忠信,遇險當不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黯(àn)淡灘:位於閩江之上的險灘,以水流湍急、礁石林立而聞名。
  • 謝宗鍹(xuān):人名,明朝詩人。
  • 閩江:福建最大河流,發源於福建、江西交界的建寧縣均口鎮。
  • 坤軸:地軸,這裏指大地。
  • 詭誕:奇異荒誕。
  • 禹鑿:傳說大禹治水,開鑿河道。
  • 侔(móu):等同。
  • 槎枒(chá yá):形容樹木的枝杈歧出。
  • 齦齶(yín è):牙牀和齶,此處形容礁石形狀猶如牙牀和齶。
  • 蟠(pán):盤曲,環繞。
  • 淩(líng):同「凌」,逼近,升高之意。
  • 灩澦(yàn yù):長江瞿塘峽口的險灘。

翻譯

乘坐船隻順着水流前行,貪圖那快速的行進,冒着寒冷衝開清晨的霧氣。 閩江確實清澈湍急,向着大海的方向遠遠地奔流而去。 大地似乎擔心自己不夠堅固,有巨大的石頭相互支撐着。 這裏的景象奇異荒誕如同鬼斧神工,並非大禹開鑿(這樣的天然景觀是自然形成的,而非人力造就)。 礁石的利齒如同劍戟一般,枝杈交錯,牙牀和齶一般的形狀露了出來。 石窟中彷彿有老蛟龍盤踞,波濤奔騰如健壯的駿馬奔赴。 波濤震盪,如驚雷怒吼,崩裂之處,盤渦憤怒。 船伕們有着出衆的駕船手藝,船如箭般急速前行,很少回頭顧盼。 早就聽說過呂梁的駭人,現在則聯想到了逼近灩澦的危險。 我這一生依仗着忠信,遇到危險應當不會懼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黯淡灘的險要地勢和洶涌水流,以及行船的艱險。詩人通過生動的描寫,如「齒利侔劍戟,槎枒齦齶露」「窟壓老蛟蟠,濤奔健馬赴」等,將黯淡灘的礁石和波濤形容得極爲形象,展現出其驚險的特點。同時,詩中也表達了詩人憑藉忠信面對艱險的勇氣和信念。整首詩氣勢磅礴,語言富有感染力,既讓讀者感受到了自然的威力,又體現了詩人的精神境界。

謝宗鍹

謝宗鍹,字儒美,號萊嶼。澄海人。明思宗崇禎十二年(一六三九)解元。官建昌府通判。明亡,無意仕進,閉戶讀書,終於家,友人私諡貞穆先生。有《觀古堂集》、《遁齋集》、《禦冷齋詩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傳。 ► 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