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全汝盛

久旱村園豆麥焦,鑿池引水灌田苗。 籬疏野竹橫窗戶,潮滿春帆礙浦橋。 酌酒不愁無苜蓿,揮毫深喜有芭蕉。 人生適意應如此,莫怪淵明懶折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苜蓿(mù xu):植物名,可作爲飼料或蔬菜。

翻譯

久旱使得村園中的豆麥都乾枯了,於是挖池引水來灌溉田中的禾苗。 籬笆稀疏,野外的竹子橫着伸向窗戶,潮水漲滿,春天的帆船阻礙了浦橋的通行。 飲酒時不擔心沒有苜蓿當作下酒菜,揮筆書寫時很高興有芭蕉可以助興。 人生能這樣稱心如意就該滿足了,不要責怪陶淵明不願爲五斗米折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鄉村生活的一些場景,表達了詩人對閒適生活的滿足和對陶淵明不爲世俗所屈的精神的認同。 詩的首聯寫了爲緩解旱情而採取的灌溉措施,體現了人們對農業生產的重視。頷聯通過描寫籬笆、野竹和潮水、春帆,展現了鄉村的自然景色和生活氣息。頸聯提到飲酒有苜蓿作伴,揮毫有芭蕉助興,表現出一種愜意的生活狀態。尾聯則以陶淵明不願折腰的典故,表達了對追求自由、適意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樸實,意境清新,傳達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熱愛和對人生態度的思考。

魏時敏

明福建莆田人。以才闢爲邑從事。後以詩文獲吏部尚書賞識,歷官無錫、桃源縣丞,未幾致仕。年八十餘卒。善畫山水,尤工詩,多與名流酬唱。有《竹溪詩稿》。 ► 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