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介公冢子貢士節入廣校讎文介集事竣還鄉予出公榜中年最少辱公最知愛且重節之爲人操履學識綽有父風故作詩
學士文章世共誇,賢郎校正志尤嘉。
魯魚亥豕分真跡,玉佩瓊琚絕點瑕。
太素有傳終繼美,小坡無沗克承家。
探花弱弟懷知己,別爾何堪重嘆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讎(chóu):校對文字。
- 魯魚亥豕:指書籍在傳寫或刻印過程中的文字錯誤。「魯」和「魚」、「亥」和「豕」的篆書字形相似,容易寫錯。
- 玉佩瓊琚:泛指玉製的佩飾,這裏比喻文章的完美無缺。
- 太素:古代謂構成天地萬物的素質。此處或指代劉文介,贊其有深厚的素養。
- 小坡:可能指劉文介的兒子,以蘇軾之子蘇過(號小坡)爲喻,表明其有才華,能繼承家業。
- 沗(tiǎn):古同「忝」,辱沒,有愧於。
翻譯
學士的文章被世人共同誇讚,賢能的兒子進行校正的志向尤其值得嘉許。 分辨書籍傳寫中的文字錯誤,以求得真實的文跡,(他校正後的文章)就如同完美無瑕的玉佩瓊琚。 劉文介有着深厚的素養並有傳承,最終能繼往開來成就美好,他的兒子也無愧於(他的期望),能夠繼承家業。 作爲探花的弟弟心中懷念着知己,與你分別讓人怎能不沉重嘆息呢。
賞析
這首詩是韓雍對劉文介之子校正劉文介文集一事的讚美和對其父子的稱頌。詩的首聯誇讚了劉文介的文章和其兒子校正文集的志向。頷聯通過「魯魚亥豕」的典故,強調了校正文字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其兒子工作的精細,使得文章如同完美的佩飾般無瑕疵。頸聯稱讚劉文介的素養得以傳承,兒子能夠繼承家業,是對他們父子的高度讚揚。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與劉文介之子分別的不捨和嘆息。整首詩語言優美,用典恰當,情感真摯,既體現了對劉文介父子的敬重,也表達了詩人的惜別之情。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
韓雍的其他作品
- 《 迎親道中得報喜而有作 》 —— [ 明 ] 韓雍
- 《 菊莊八詠為海虞陳公賦題 其一 栁塘春水漫花塢夕陽遲 》 —— [ 明 ] 韓雍
- 《 送主事謝芳 》 —— [ 明 ] 韓雍
- 《 次長沙贈王彥卿司馬 》 —— [ 明 ] 韓雍
- 《 送駱司訓秩滿赴京 》 —— [ 明 ] 韓雍
- 《 張廷慎怡梅巻承錢學士命來索予題為賦三絶 其一 》 —— [ 明 ] 韓雍
- 《 寶善堂爲姚亞卿鄉人題 》 —— [ 明 ] 韓雍
- 《 暇日與倪學士羅郎中飲蕭寺中和李白詩韻二首 》 —— [ 明 ] 韓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