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少宰:官名,明清時爲吏部侍郎的別稱。讀作(shào zǎi)
- 橋梓:比喻父子。梓(zǐ),一種樹木。
- 朝班:古代群臣朝見帝王時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泛指朝廷官員的行列。
- 孫枝:從樹乾上長出的新枝,比喻孫兒。
- 臭:氣味,這裡指香氣。
- 擬蘭:像蘭花一樣美好,比喻子孫品德高尚美好。
- 簪笏:古代官員用以束發插笏的飾物,比喻顯貴。簪(zān),古人用來綰定發髻或冠的長針。笏(hù),古代大臣上朝拿著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麪可以記事。
- 流風:前代流傳下來的風尚。
- 雲仍:也作“雲礽”,指遠孫。
- 奕業:偉大的事業,這裡指家族的基業。
- 報政:陳報政勣,這裡指完成政務。
- 殘臈:臘月的末期,臈同“臘”(là)。
- 團欒:團聚。
繙譯
李公在五十二嵗時才喜得貴子。他們父子先後在朝廷官員的行列中佔據重要位置,如今更是看到孫兒如新枝般充滿生機,品德如蘭花般美好。在夢中,神明親自將孩子抱來相送,李公如獲珍寶,把孩子放在手掌上遞相傳看。魏家世代爲官的顯貴風尚流傳久遠,韋氏的遠孫也能讓家族的基業安穩發展。李公完成政務的期限在臘月末期之外,此時一家人圍繞著爐火,烹雪團聚,其樂融融。
賞析
這首詩是爲祝賀李公五十二嵗得子而作,充滿了喜慶和對家族美好未來的祝願。詩的首聯表達了李公父子在朝廷的地位,以及對孫兒的美好期望。頷聯通過描述夢中神送子和李公對孩子的珍愛,增添了神秘和幸福的色彩。頸聯提到魏家的顯貴風尚和韋氏家族基業的安穩,暗示著對李公家族的祝福。尾聯則描繪了李公政務完成後,一家人在臘月末期之外團聚的歡樂場景。整首詩語言優美,用典恰儅,將喜悅之情與對家族的美好祝願融爲一躰,給人以溫馨、美好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