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集俞伯彭園池

· 鍾惺
閒園無意作衰天,水氣花陰事事然。 霜後芙蓉猶有露,冬前楊柳暫爲煙。 魚龍夜惜殘秋去,烏鵲寒驚片月遷。 四序棲尋吾欲遍,愛君不獨在林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jí):聚集,聚會。
  • 衰天:衰落的時節,秋天的一種表述。
  • 事事然:事事都如此,指各種景象都呈現出相應的狀態。
  • 芙蓉:荷花的別稱。
  • 暫爲煙:像是煙霧一般,形容楊柳的朦朧之態。

翻譯

在這閒適的園子中,並非刻意地感受着衰落的秋天,水的氣息、花的陰影,種種景象都自然而然。霜打過的芙蓉花上還殘留着露水,冬天來臨前的楊柳似煙般朦朧。魚兒和蛟龍在夜晚惋惜殘秋的離去,烏鴉和喜鵲在寒冷中驚歎着那一片月光的移動。四季的棲息尋覓我想要走遍,喜愛你並不僅僅是因爲這山林和泉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夜俞伯彭園池的景色,以及詩人的感受。詩的首聯點明瞭地點和時節,表現出園子中自然而真實的秋景。頷聯通過描寫霜後的芙蓉和冬前的楊柳,細膩地刻畫了秋末的特有景象。頸聯中,魚龍和烏鵲的感受,進一步烘托出秋夜的氛圍和時光的流逝。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對友人的喜愛之情,這種喜愛不僅僅侷限於園中的山林泉水,更蘊含着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練,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出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鍾惺

明湖廣竟陵人,字伯敬,號退谷。萬曆三十八年進士。授行人,歷官南京禮部主事。租秦淮水閣讀史,記其心得爲《史懷》。官至福建提學僉事。其詩矯袁宏道輩浮淺之風,幽深孤峭流於鑱削。與同裏譚元春評選《唐詩歸》、《古詩歸》,以此得大名,時稱“竟陵體”。晚逃於禪。另有《詩合考》、《毛詩解》、《鍾評左傳》、《隱秀軒集》、《名媛詩歸》、《宋文歸》、《周文歸》。 ► 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