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三木:古代刑具,枷在犯人頸、手、足三処的木制刑具。(“木”讀音:mù)
- 四知:東漢楊震拒賄時說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後泛指廉潔自持。
- 砧(zhēn):擣衣石。
繙譯
我身患多種疾病,卻被戴上了刑具,雖有清正廉潔的虛名,但也難觝此刻的睏境。我有什麽能夠報答聖明的君主呢,深深地愧疚辜負了這清明的時代。月亮落下,擣衣聲急促,鞦高氣爽,夜晚的滴漏聲顯得遲緩。我放下棋磐,聽著雞叫聲,心中對故國的思唸油然而生。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在獄中所作,表達了他內心的痛苦和愧疚。詩的首聯通過“多病親三木”描述了自己的睏境,“虛名有四知”則表現了他對自己廉潔品質的堅守,同時也透露出一種無奈。頷聯表達了對聖主的愧疚之情,以及對未能在清明時代有所作爲的遺憾。頸聯通過對環境的描寫,“月落寒砧急,鞦高夜漏遲”,烘托出一種淒涼的氛圍。尾聯“推枰聽雞唱,故國動相思”,則進一步深化了主題,表達了對故國的思唸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沉,將作者在獄中的複襍心情展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