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兩洲宗伯

萬樹春梅映曉晴,一川淑氣拂行旌。 鳳翔北闕臺空在,龍繞長江水自清。 一代風雲虛鼎席,百年禮樂屬春卿。 相逢若問思歸客,衰鬢蕭蕭病已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宗伯:官名,古代六卿之一,掌管禮儀祭祀等事務。
  • 淑氣:溫和之氣。(「淑」讀作「shū」)
  • 行旌:出行時的旗幟。
  • 北闕: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
  • 春卿:禮部尚書的別稱,主管禮儀、祭祀、科舉等事務。

翻譯

萬千棵梅樹在春天綻放,映照着早晨的晴天,一條河川上的溫和氣息輕拂着前行的旗幟。 鳳凰飛往北方宮殿,而那裏的樓臺已空,巨龍盤繞長江,江水依然清澈流淌。 這一代的風雲變幻,使得宰相的職位虛設,百年的禮樂制度就交付給您這位禮部尚書了。 如果相逢時有問起我這個想要歸家的人,我這衰老的鬢髮已經斑白,疾病也已經纏身了。

賞析

這首詩以春天的景色開篇,描繪了春梅綻放、淑氣拂旌的美好景象,爲後面的情感表達營造了氛圍。詩中通過「鳳翔北闕臺空在,龍繞長江水自清」兩句,暗示了世事的變遷和無常。接着,詩人提到一代風雲使得鼎席虛設,而百年禮樂交付給了宗伯,表達了對宗伯的期望和重任的寄託。最後,詩人以自己的衰老和病況結尾,流露出一種無奈和感慨。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將景色描寫與情感抒發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體現了詩人對時代和自身的思考。

韓邦奇

明陝西朝邑人,字汝節,號苑洛。正德三年進士,授吏部主事,進員外郎。以上疏論時政忤旨,謫平陽通判。遷浙江按察僉事。中官採富陽茶魚,爲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誣陷,斥爲民。嘉靖初,起復爲山東參議。後屢起屢罷,終以南兵部尚書致仕。邦奇性剛直,治政嚴肅,自奉節儉。一生好學不倦,經子史及天文、地理、樂律、術數、兵法之書無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學啓蒙意見》、《禹貢詳略》、《苑洛志樂》、《洪範圖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