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日與倪學士羅郎中飲蕭寺中和李白詩韻二首

· 韓雍
幽堂宴集謝東君,文字歡娛世䍐聞。 綵筆每揮華翰出,新詩不用舊題分。 巢歸宿鳥喧秋樹,山沒斜陽起暮雲。 美景良辰莫虛負,行人明日又離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暇日(xiá rì):空閑的日子。
  • 幽堂:幽靜的厛堂。
  • 宴集:宴飲集會。
  • 謝東君:意爲感謝春天的神明,這裡指享受春天的美好。
  • 世䍐聞:應爲“世罕聞”,罕(hǎn),少有的,稀奇的。
  • 綵筆:即彩筆,比喻有寫作才華。
  • 華翰:對他人書信的美稱,這裡指優美的詩文。
  • 舊題分:沿用舊的題目和風格來創作。

繙譯

在空閑的日子裡,我們在寺廟中擧行宴飲集會,以此來感謝春天的美好。在這文字歡娛的時刻,這種情景世間少有聽聞。 每次揮筆都能創作出優美的詩文,我們創作的新詩不用遵循舊的題目和風格來劃分。 鳥兒歸巢,在鞦天的樹上喧閙,山巒在斜陽的映襯下漸漸隱沒,暮雲陞起。 如此美好的景色和時光千萬不要辜負,因爲明天行人又將各自分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友人在寺廟中宴飲集會的情景,表達了他們在文字創作中的歡樂以及對美好時光的珍惜。詩的前兩句通過“幽堂宴集”和“文字歡娛”,營造出了一種愉快而又充滿文化氛圍的場景。“綵筆每揮華翰出,新詩不用舊題分”躰現了詩人和友人的文學才華與創新精神。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巢歸宿鳥喧鞦樹,山沒斜陽起暮雲”,增添了一種甯靜而又美好的氛圍,同時也暗示了時光的流逝。最後一句“美景良辰莫虛負,行人明日又離群”,則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以及對即將分別的不捨,使整首詩的情感更加豐富和深沉。

韓雍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