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安王招飲滕王閣賦詩見贈即席次韻

醴筵高閣月如圭,大雅河間未可齊。 帝子奎文輝玉葉,王人蕩節出金閨。 茅分南浦周封重,露浥西山漢殿攜。 共慶新恩歡拜舞,還歌天保遍羣黎。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醴(lǐ)筵:盛醴的筵席。醴,甜酒。
  • 高閣:高大的樓閣。
  • 月如圭(guī):月亮像圭一樣。圭,古代帝王或諸侯在舉行典禮時拿的一種玉器,上圓(或劍頭形)下方。
  • 大雅:泛指詩歌。
  • 河間:此處可能指漢代河間獻王劉德,他以蒐集古書、整理文獻而聞名。
  • 帝子:指滕王,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受封爲滕王。
  • 奎文:指帝王的詩文書法。
  • 玉葉:對花木葉子之美稱,此處借指滕王閣的華麗。
  • 王人:君王的使臣。
  • 蕩節:放縱的節操,此處似應理解爲豁達的氣度。
  • 金閨:指金馬門,漢代宮門名,學士待詔之處。
  • 茅分南浦:用「分茅」的典故,指帝王分封諸侯。這裏或表示滕王的地位和榮耀。
  • 周封:周朝的分封制度。
  • 露浥(yì):露水溼潤。
  • 西山:泛指西邊的山,可以理解爲優美的自然景色。
  • 漢殿:漢朝的宮殿,代指帝王的宮殿,此處或指滕王閣的宏偉。

翻譯

在這盛着甜酒的筵席上,滕王閣高聳入雲,明月如圭般高懸。這裏詩歌的風雅,就連河間獻王也難以與之相比。滕王的詩文書法如美玉般光輝,照耀着這如花木般華麗的樓閣。君王的使臣帶着豁達的氣度走出學士待詔的地方。如當年周王分封諸侯般,這裏的榮耀非凡;又如露水溼潤西山,漢殿的輝煌似乎也被攜帶至此。衆人共同歡慶這新的恩寵,歡樂地拜舞,還唱起《天保》之歌,希望這福澤能遍及衆多百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在滕王閣舉行的一場盛宴。詩的開頭以「醴筵高閣月如圭」勾勒出了宴會的場景,高閣聳立,明月高懸,爲全詩營造了一種宏大而優美的氛圍。接着,詩人通過將此處的風雅與河間獻王相比較,突出了滕王閣宴會的文化底蘊和獨特魅力。詩中對帝子的奎文、王人的蕩節以及滕王閣的榮耀和宏偉進行了讚美,展現了當時的盛況和人們的喜悅之情。最後,詩人提到衆人共慶新恩,歡歌起舞,並希望福澤能遍及百姓,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祈願和對朝廷的感恩。整首詩意境恢弘,用詞華麗,將滕王閣的宴會描繪得淋漓盡致,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們的情感。

韓日纘

明廣東博羅人,字緒仲。萬曆三十五年進士,除檢討。累遷至禮部尚書。時宦官用權,人皆畏其兇焰,獨日纘坦然處之。後充經筵講官,得熹宗稱善。卒諡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