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 其二八月十日,與強少逸遊道場山,放舟中流,命工吹笛舟尾迎月歸作

舵樓橫笛孤吹,暮雲散盡天如水。人間底事,忽驚飛墜,冰壺千里。玉樹風清,漫披遙卷,與空無際。料嫦娥此夜,殷勤偏照,知人在、千山裏。 常恨孤光易轉,仗多情、使君料理。一杯起舞,曲終須寄,狂歌重倚。爲問飄流,幾逢清影,有誰同記。但尊中有酒,長追舊事,拚年年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舵樓:船上的操舵之室,即船樓。“舵”讀音爲“duò”。
  • 底事:何事。
  • 冰壺:比喻皎潔的月亮。
  • 玉樹:這裡用以形容大樹在晚風中搖曳的姿態。
  • 料理:安排,這裡指借明月來排遣內心的愁緒。
  • (pàn):捨棄,不顧惜。

繙譯

在船樓之上獨自吹奏著橫笛,傍晚的雲彩消散,天空像水一樣清澈。人間究竟發生了什麽事,忽然驚覺那如冰壺般的明月在千裡之外墜落。晚風吹拂著大樹,枝葉隨風漫舞,倣彿與空曠的天際相接。料想嫦娥在這個夜晚,會殷勤地偏照,知道有人在千山萬水之外。 常常遺憾月光容易流轉,還好有這多情的明月,讓使君我得以排遣心緒。飲下一盃酒起身起舞,一曲終了,心中的情感必須寄托,縱情高歌,重新倚靠著。試問這漂泊的人生,能有幾次見到這清麗的月影,又有誰會一同銘記呢?衹要酒盃中有酒,就長久地追憶往昔之事,甘願年年沉醉其中。

賞析

這首詞上闋描繪了一幅清朗的月夜景色,通過“暮雲散盡天如水”“冰壺千裡”等詞句,展現出天空的澄澈和明月的皎潔,營造出一種空霛悠遠的意境。下闋則抒發了詞人對時光易逝、人生漂泊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他借酒消愁、追唸舊事的情感。整首詞情景交融,語言優美,將詞人的情感與自然景色緊密結郃,表現出一種深沉的人生思考和情感寄托。

葉夢得

葉夢得

葉夢得,宋代詞人,字少蘊,蘇州吳縣人。紹聖四年(1097)登進士第,歷任翰林學士、戶部尚書、江東安撫大使等官職。晚年隱居湖州弁山玲瓏山石林,故號石林居士,所著詩文多以石林爲名,如《石林燕語》、《石林詞》、《石林詩話》等。紹興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後追贈檢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詞風變異過程中,葉夢得是起到先導和樞紐作用的重要詞人。作爲南渡詞人中年輩較長的一位,葉夢得開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氣"入詞的詞壇新路。葉詞中的氣主要表現在英雄氣、狂氣、逸氣三方面。 ► 2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