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宿石井

廿年曾宿溪山路,枕上仍前徹夜風。 清氣不容塵外慮,好詩多在月明中。 花前聞鳥聲偏亂,兵後持杯淚易濃。 珍重西窗書甲子,續遊何日剪燈紅。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花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花朝:舊時以農曆二月十二日爲花朝節,也有說是二月初二或二月十五日的,是祝賀百花生日的節日。
  • 石井:具體地點不詳。
  • 廿年:二十年。 廿(niàn):二十的意思 。
  • 枕上:指躺在牀上。
  • 清氣:清新之氣,此處可理解爲幽清的山間氛圍。
  • 塵外慮:塵世之外的憂慮。塵外,指塵世之外 。
  • 兵後:戰亂之後。
  • 持杯:拿着酒杯,代指喝酒。
  • 珍重:珍惜重視。
  • 西窗:常寄託思念、團聚等情感。如「何當共剪西窗燭」 。
  • 書甲子:用干支記錄日期,這裏有記錄時光、銘記此刻之意。
  • 續遊:再次遊覽。
  • 剪燈紅:剪去燭花使燈光更明亮,常表示相聚談心。源於「何當共剪西窗燭」,象徵團聚交流 。

翻譯

二十年前我曾留宿在這溪山之間的道路旁,如今躺臥在枕上,耳邊依然是當年那徹夜不停的風聲。山中清新高潔的氣質,讓塵世之外的憂慮都無法侵入。而那些絕妙的好詩,往往都在明月高懸的美好時分誕生。在鮮花盛開之前,聽到鳥兒的啼叫聲顯得格外紛繁雜亂。經歷了戰亂之後,每當端起酒杯喝酒時,眼淚就容易奪眶而出,情緒難以抑制。我會好好珍惜在這西窗下書寫時光的日子,不知哪一天能再次相約團聚,在溫馨的燈光下促膝長談。

賞析

這首詩由懷舊開篇,首聯通過「廿年」的時間跨度,將過去與現在相連,「仍前」二字細膩地傳達出歲月流逝但環境依舊,勾起詩人往昔記憶,給人以物是人非之感。頷聯「清氣不容塵外慮,好詩多在月明中」營造出清幽之境,「清氣」「月明」不僅是自然環境描繪,更象徵心靈澄淨,表達詩人在這靜謐自然中能拋卻世俗煩憂,尋求創作靈感,盡顯文人對自然與詩意的追求。

頸聯「花前聞鳥聲偏亂,兵後持杯淚易濃」筆鋒一轉,前句以花前鳥鳴之亂襯內心煩躁,後句直抒胸臆,點明「兵後」背景,「持杯淚易濃」鮮明表現了戰亂給詩人帶來的巨大傷痛,今昔對比,觸景傷懷之情溢於言表。尾聯「珍重西窗書甲子,續遊何日剪燈紅」以寄望作結,「珍重」體現對當下時光珍視,「續遊」「剪燈紅」則表達對未來與友人重逢相聚的深切期盼,給整個略帶哀傷的詩篇注入一絲溫暖慰藉。整首詩情感交錯複雜,從憶舊到感今再到盼未來,借景言情,情景交融,顯示出詩人深厚文學功底與複雜內心世界。

黃宗羲

黃宗羲

黃宗羲,字太沖,號梨洲,餘姚人,明御史尊素子。魯王以爲左僉都御史。國朝康熙戊午舉博學鴻詞,庚申薦修《明史》,均辭。從祀孔廟。有《南雷詩歷》。 ► 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