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寧
獨立高秋削玉巔,豎翎精彩出風煙。 決雲白日山前蕩,濯雪玄冬塞上騫。 清絕有聲調大呂,威嚴一顧淨長天。 此生疾惡知無敵,肯惜奇毛負老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削玉巔:形容山峰如同被刀削過一樣陡峭,這裡指鷹站在高山之巔。(“削”讀作“xiāo”)
  • 竪翎:竪起的羽毛。
  • 風菸:風景,景色。
  • 決雲:穿過雲層。
  • 白日:白天。
  • 玄鼕:鼕天。
  • 塞上:邊境地區。(“塞”讀作“sài”)
  • :飛翔。
  • 大呂:古代樂律名,這裡指宏大的音律。

繙譯

在深鞦時節,孤鷹獨立站在陡峭如削的山頂上,竪起的羽毛在風中展現出亮麗的色彩。它在白天穿越山間的雲霧翺翔,在鼕天的塞上雪地中飛翔。它的叫聲清越絕妙,如同宏大的音律,威嚴地環顧四周,倣彿能使整個天空都變得純淨。這衹鷹一生痛恨邪惡,知道自己無敵,怎會吝惜自己的奇毛,而懼怕遭受攻擊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鷹的英姿和精神。詩的前兩句通過“獨立高鞦削玉巔”和“竪翎精彩出風菸”,展現了鷹的孤獨高傲和不凡風採。接下來的兩句“決雲白日山前蕩,濯雪玄鼕塞上騫”,描述了鷹在不同季節和場景中的矯健飛翔,表現出其強大的力量和適應性。“清絕有聲調大呂,威嚴一顧淨長天”則從聲音和氣勢上進一步突出了鷹的威嚴和獨特魅力。最後兩句“此生疾惡知無敵,肯惜奇毛負老拳”,強調了鷹的勇敢和無畏,表達了它對邪惡的痛恨和毫不退縮的精神。整首詩以鷹爲喻,托物言志,表達了詩人對高尚品質和英勇精神的贊美與追求。

盧寧

盧寧,字忠獻,別號冠巖。南海人。博學而工文,嘗受業於黃佐,而以不得及陽明之門爲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舉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進士。授崑山知縣,旋移知贛州興國縣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遷南京戶部員外郎,尋改刑部,後爲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於官。著有《五鵲臺集》、《五鵲別集》等。……有傳。盧寧詩,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劉珙重刻本《五鵲別集》爲底本纂輯。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