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雲臺四首

· 盧寧
望氣入雲端,披雲得靜觀。 流丹諸界麗,步玉上方寒。 香篆拚青鳥,梵簫下紫鸞。 呼僮攜酒具,隨意坐琅玕。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望氣:這裏指觀察雲氣以預測吉凶徵兆,後也引申爲察看動靜或氣勢。(望:wàng,氣:qì)
  • 披雲:撥開雲層。(披:pī)
  • 流丹:流動的紅色,這裏形容色彩鮮豔。(流:liú,丹:dān)
  • 諸界:衆多的世界或境地。(諸:zhū,界:jiè)
  • 步玉:在玉石般的道路上行走。(步:bù,玉:yù)
  • 香篆:一種專門用來燃香的模具,把香粉末用模具壓成篆文形狀。(篆:zhuàn)
  • (pàn):同「判」,分開,捨棄 。
  • 青鳥:神話傳說中爲西王母取食傳信的神鳥。
  • 梵簫:佛教所用的簫。(梵:fàn)
  • 紫鸞:傳說中神鳥。
  • 琅玕(láng gān):像珠子一樣的美石。

翻譯

擡頭觀察雲氣升入雲端,撥開雲霧得以安靜觀看。流動的紅色使各個世界都顯得美麗,在如玉石般的道路上行走,上方讓人感覺寒冷。燃香的模具捨棄了青鳥,佛教的簫聲吸引下了紫鸞。呼喚僮僕攜帶酒具,隨意坐在像珠子一樣的美石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雲臺的所見所感。詩的首聯通過「望氣入雲端」和「披雲得靜觀」,表現出詩人積極探索和尋求寧靜的心境。頷聯「流丹諸界麗,步玉上方寒」,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了雲臺色彩鮮豔的景色和高處的清寒,給人以視覺和觸覺上的感受。頸聯「香篆拚青鳥,梵簫下紫鸞」,則充滿了神祕的色彩,香篆和梵簫的描寫增添了宗教氛圍,青鳥和紫鸞的出現更使畫面富有神話色彩。尾聯「呼僮攜酒具,隨意坐琅玕」,展現出詩人的閒適與自在,在美景中享受生活的愜意。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典雅,將雲臺的景色與詩人的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以美的享受。

盧寧

盧寧,字忠獻,別號冠巖。南海人。博學而工文,嘗受業於黃佐,而以不得及陽明之門爲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舉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進士。授崑山知縣,旋移知贛州興國縣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遷南京戶部員外郎,尋改刑部,後爲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於官。著有《五鵲臺集》、《五鵲別集》等。……有傳。盧寧詩,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劉珙重刻本《五鵲別集》爲底本纂輯。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