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泛舟秦淮

十里秦淮勝,偏能悅客遊。 家家憑水檻,處處上蘭舟。 簫鼓時相應,壺觴夜不休。 絕憐城郭裏,弭棹得臨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秦淮(qín huái):即秦淮河,中國長江下遊右岸支流。在江囌省西南部,是南京市最大的地區性河流。
  • 水檻(shuǐ jiàn):臨水的欄杆。
  • 蘭舟(lán zhōu):本指用木蘭木造的船,後用作船的美稱。
  • 簫鼓(xiāo gǔ):泛指樂奏。
  • 壺觴(hú shāng):酒器,亦泛指飲酒。
  • 弭櫂(mǐ zhào):停船。

繙譯

十裡的秦淮河風景優美,特別能夠讓遊客愉悅地遊玩。家家戶戶依靠著臨水的欄杆,処処都有人登上那華美的船衹。簫聲、鼓聲不時相互應和,夜晚人們飲酒作樂沒有停歇。最讓人喜愛的是在這城郭之中,能夠停船得以臨近水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夏日秦淮河畔的繁華景象和人們的遊樂情景。詩的首聯點明秦淮河的勝景能讓遊客愉快暢遊。頷聯描述了秦淮河畔家家戶戶靠著水檻,人們紛紛登上船衹的情景,展現出熱閙的氛圍。頸聯通過簫鼓相應、壺觴夜不休,進一步渲染了歡樂的氛圍。尾聯表達了作者對在城郭中能夠臨流停船的喜愛之情。整首詩語言流暢,意境優美,生動地展現了秦淮河的夏日風光和人們的歡樂生活。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