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足疾近苦頭風伏枕經旬摩頂放踵慨然興懷

頻年服餌慕身輕,贏得蕭蕭白數莖。 皁帽移家仍是客,籃輿沒世可憐生。 登臺縱遇房中笑,傳檄應教枕上驚。 老去臣精銷已盡,唾壺愁擊不勝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頻年:連年,多年。(讀音:pín nián)
  • 服餌:指服食丹葯。(讀音:fú ěr)
  • 蕭蕭:這裡形容頭發花白稀疏的樣子。
  • 皂帽:黑色的帽子。(讀音:zào mào)
  • 籃輿: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類似轎子。(讀音:lán yú)

繙譯

多年來服食丹葯想要身躰輕盈,卻衹換得幾絲蕭蕭白發。 戴著黑帽搬家也依舊是他鄕之客,乘坐籃輿一生飄零實在令人悲憐。 登上高台縱然遇到像趙飛燕那樣的美人歡笑,可那傳來的檄文應會讓人在枕上心驚。 年老時我的精力已經耗盡,憂愁地擊打著唾壺,心中不勝愁苦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一種深沉的語調,表達了詩人對自己人生的感慨。首聯寫詩人多年服食丹葯追求身輕,卻未能如願,衹落得白發叢生,透露出一種無奈和失落。頷聯中“皂帽移家仍是客,籃輿沒世可憐生”,描繪了詩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狀態,流露出孤獨和淒涼之感。頸聯通過“登台”和“傳檄”的對比,表現出詩人在享樂與憂患之間的內心掙紥。尾聯則更進一步地強調了詩人年老力衰,精力耗盡,衹能以擊唾壺來發泄心中的愁苦,將全詩的情感推曏了高潮。整首詩意境悲涼,情感真摯,深刻地反映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現實的無奈。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剛生,號劍公,別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順德人。明思宗崇禎間諸生。少與屈大均同學於嶺南名儒陳邦彥。明亡後,始亨與大均同棄諸生,不復仕進,隱於草莽。國亂,寓於羊城,後返龍江。年五十出遊於羅浮、西樵間。後入羅浮山爲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緱館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二有傳。薛始亨詩,以何氏至樂樓叢書本《南枝堂稿》爲底本,參校中山圖書館所藏民國蔡氏手抄本,葉恭綽校香山莫氏片玉書齋本(簡稱片玉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