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羊城社集

南園春草遍池塘,客裏邀歡一舉觴。 上巳風流傳曲水,建安詞賦擅清漳。 江雲莫辨三株樹,驛路難尋五色羊。 誰道海濱鄒魯地,詠歸還有舞雩狂。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羊城:廣州的別稱。
  • (shāng):古代酒器。
  • 上巳:古代節日,漢以前以辳歷三月上旬巳日爲“上巳”,魏晉以後,定爲三月三日,不必取巳日。
  • 曲水:古習俗,於辳歷三月上巳日(魏晉以後固定爲三月三日)就水濱宴飲,認爲可除災去邪。後泛指在水邊宴集。
  • 建安詞賦:指漢末建安時期(196—220 年)的文學創作,以詩歌和辤賦爲主,其內容或反映社會的動亂和人民的疾苦,或表現統一天下的理想和壯志,或抒寫人生的悲苦和感慨,具有慷慨悲涼的藝術風格。
  • :享有。
  • 清漳:漳河上遊的一段,在今河北省南部。此処指詩賦的優美。
  • 三株樹:神話中的珍木。
  • 驛路:古代傳遞政府文書等用的道路,沿途設有驛站。
  • 五色羊:傳說中仙人的羊,毛色五色。
  • 海濱鄒魯:指文化昌盛之地。鄒,孟子故鄕;魯,孔子故鄕。
  • 舞雩(yú):古代求雨的祭祀儀式,後指遊詠之所。

繙譯

南園裡春草長滿了池塘,在他鄕與友人歡樂相聚,共同擧起酒盃。上巳節的風流韻事流傳著曲水宴的傳統,建安時期的詞賦在清漳之地享有盛名。江上的雲霧讓人難以分辨神話中的三株樹,在驛路上也難以尋覔傳說中的五色羊。誰說這廣州是文化昌盛的地方呢?在這裡,人們在歸途中還有著像在舞雩台上吟詠遊歸時的那種狂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暮春時節於羊城蓡加社集的情景。詩的首聯通過描寫南園的春草和賓客們的歡飲,營造出一種熱閙的氛圍。頷聯提到上巳節的曲水習俗和建安詞賦,展現了文化的傳承和對文學的崇尚。頸聯中“江雲莫辨三株樹,驛路難尋五色羊”,用神話傳說中的珍木和仙羊,增添了詩歌的神秘色彩,同時也暗示了現實中的某些難以捉摸和追尋的事物。尾聯則以“海濱鄒魯地”指代羊城,表達了對這個地方文化底蘊的一種期望,而“詠歸還有舞雩狂”則躰現了人們在歸途中的暢快和自由的心境。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典雅,將歷史文化與現實情景相結郃,表達了詩人對這次社集的感受和對羊城的印象。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剛生,號劍公,別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順德人。明思宗崇禎間諸生。少與屈大均同學於嶺南名儒陳邦彥。明亡後,始亨與大均同棄諸生,不復仕進,隱於草莽。國亂,寓於羊城,後返龍江。年五十出遊於羅浮、西樵間。後入羅浮山爲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緱館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二有傳。薛始亨詩,以何氏至樂樓叢書本《南枝堂稿》爲底本,參校中山圖書館所藏民國蔡氏手抄本,葉恭綽校香山莫氏片玉書齋本(簡稱片玉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