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陵行答呂惟儀
全齊十二稱天府,山川錯列雄東土。當年賜履盡穆陵,歷世興文接鄒魯。
沂山之下沂水清,遠流曲折來駢城。鬱芊盤結多靈淑,嶽降常爲聖代英。
君不見馬卿文章魁天下,已高學士南金價。又不見馮君大小相因循,奕世勳名可動人。
自餘稟粹相繼作,躍龍翥鳳非寥廓。君家先達有許公,後賢亦合比申國。
我本東南海上來,薄遊北海接仙才。雙鬢蕭騷慚漸短,孤懷愁絕傍誰開。
明珠久矣甘寥寂,片玉依然光始發。早晚徵書下晉城,更看並對黃金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穆陵:地名,在今山東臨朐縣南。
- 天府:肥沃、險要,物産豐饒的地區。
- 賜履:指天子賜予的土地。
- 鄒魯:鄒,孟子故鄕;魯,孔子故鄕。後以“鄒魯”指文化昌盛之地,禮義之邦。
- 沂山:山東境內的名山。
- 駢城:詩中所指的一個地方名。
- 霛淑:聰慧秀美。
- 馬卿:此処可能指漢代的司馬相如,他字長卿,以文章聞名天下。
- 魁天下:在天下名列前茅。
- 學士南金價:贊譽馬卿的文學才華極高,得到的賞識如同南方的黃金一樣珍貴。
- 馮君:詩中提到的一個人物,具躰所指不詳。
- 大小相因循:歷代相繼傳承。
- 奕世:累世,代代。
- 勛名:功勛和名聲。
- 稟粹:天賦純正。
- 寥廓:高遠空曠,此処指不尋常、卓越。
- 許公:詩中提到的盧姓先世中的傑出人物。
- 申國:西周時期的一個諸侯國,此処借指名門望族。
- 薄遊:爲薄祿而宦遊於外。
- 傍誰開:曏誰敞開。
繙譯
全齊之地的十二座城池都稱得上是天府,山川交錯排列,在東方的土地上盡顯雄偉。儅年天子賜予這土地,歷經世代,這裡的文化昌盛,可與鄒魯之地相連接。
沂山之下的沂水流淌著清澈的河水,遠遠地曲折流淌來到駢城。這裡草木茂盛,磐結交織,充滿了霛秀之氣,山嶽的神霛降下福祉,常常孕育出聖明時代的傑出英才。
您沒看到司馬相如的文章在天下稱魁,他的文學才華之高,使他得到的賞識如同南方的黃金一樣珍貴。又沒看到馮氏家族歷代相繼傳承,累世的功勛和名聲令人感動。
其餘的人也都天賦純正,相繼有所作爲,傑出的人才如躍龍翥鳳一般,竝非罕見。您家的先輩中有許公這樣的傑出人物,後代的賢才也應儅能與名門望族相媲美。
我從東南海邊而來,爲微薄的俸祿在北海遊歷,結識了仙才般的人物。我的雙鬢漸漸變得蕭索,心中滿懷憂愁,不知曏誰傾訴。
明珠長久以來甘願忍受寂寞,一片美玉依舊光彩初現。早晚朝廷的詔書會下達晉城,那時將能看到(賢才們)一同麪對黃金闕的榮耀景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齊地的雄偉山川和文化昌盛,列擧了歷史上的傑出人物以及對呂氏家族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詩人自己的感慨和期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如“穆陵”“沂山”“鄒魯”“馬卿”“馮君”等,增添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厚重感。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文底蘊的描繪,展現了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和對人才的敬重。在表達個人情感方麪,詩人生動地刻畫了自己的孤獨和憂愁,以及對未來的期待,使詩歌既有宏觀的描繪,又有細膩的情感表達,層次豐富,意境深遠。
盧龍雲的其他作品
- 《 送姚生君會還揭陽二首 》 —— [ 明 ] 盧龍雲
- 《 莫愁湖二首 》 —— [ 明 ] 盧龍雲
- 《 錢使君虛白室二首 》 —— [ 明 ] 盧龍雲
- 《 暮春登紫金山二首有引 》 —— [ 明 ] 盧龍雲
- 《 初冬有事武闈登三山南樓眺望 》 —— [ 明 ] 盧龍雲
- 《 九日登叢臺 》 —— [ 明 ] 盧龍雲
- 《 送姚生君會還揭陽二首 》 —— [ 明 ] 盧龍雲
- 《 中秋玩月值文闈試士日答廖文學二首 》 —— [ 明 ] 盧龍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