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康孟擔西遊訪其叔郡丞

千里竹林幾夢尋,西行此日愜塵襟。 孤舟夜泊風前笛,兩岸秋聲月下砧。 霧宿山光時隱現,嵐飛野色半晴陰。 柳江若過曾遊地,應笑當年種柳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郡丞:郡守的佐官。
  • 愜(qiè):滿足,暢快。
  • 塵襟:世俗的胸襟,借指塵世之事。
  • 砧(zhēn):搗衣石。這裏指搗衣聲。
  • 嵐(lán):山林中的霧氣。

翻譯

在那千里竹林之中,我曾多次在夢中尋覓,如今向西而行,這一天讓我世俗的心懷感到滿足愉悅。 孤獨的小舟在夜晚停泊,風中傳來笛聲,河的兩岸,在月光下傳來陣陣搗衣聲。 山間的霧氣籠罩着山光,時而隱現,山林中飛起的霧氣,讓山色呈現出半晴半陰的景象。 如果經過柳江那曾經遊玩過的地方,應該會嘲笑當年種樹留下的心意。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送康孟擔去西遊訪其叔郡丞時所寫。詩中描繪了旅途的情景和沿途的景色。

首聯表達了作者對竹林的嚮往以及此次西行的滿足感。頷聯通過描寫孤舟夜泊時的笛聲和兩岸的搗衣聲,營造出一種孤寂而又富有生活氣息的氛圍。頸聯寫山間霧氣時隱時現,山林霧氣讓山色陰晴不定,展現出大自然的變幻之美。尾聯則提到柳江這一曾遊之地,用「應笑當年種柳心」表達了一種複雜的情感,或許是對過去的回憶和感慨。

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練,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展現了詩人對旅途的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